“三角铁十级”作为一个被某乎玩坏了的梗,在越来越广为人知以后,确实带来了一些困扰:
我们小学低年级表演三句半的时候,和簸箕、快板一起敲的那个东西,还能考到十级?
高段位演奏家们,是不是要一边前滚翻、侧空翻、后空翻、拿大顶,一边着敲三角铁?
还真不是。
三角铁的演奏手法,相比钢琴、竖琴、小提琴这些看着就高级脸的乐器,确实要简单一些,但也没有简单到是个人类就能揣起一块铁进军维也纳的地步。
●酷炫的三角铁
演奏三角铁时,一般是左手举到胸前,把三角铁绳环挂在左手食指上,右手拿金属棒。
不把它挂在架子上敲,是为了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手动给三角铁消音。
三角铁的基本演奏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敲三角铁缺口对边的中心点,一种是在三角铁内反复敲两边,还可以划圈轮流敲三个边。
不同手法、力度、配合不同大小材质的三角铁和锤子,演奏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
● 标准姿势
在和其他乐器配合的时候,如果三角铁敲出了杂音,整个曲子听起来都会非常怪异。
所以,这是一种看起来虽然简单,要想敲得均匀、敲得动听,也得费一番功夫的乐器。
在现在的大学里,有钢琴专业、小提琴专业、琵琶专业,却并没有三角铁专业。
三角铁在现代音乐教学系统里,和定音鼓、大小鼓、马林巴、响板、沙锤、钹、锣等一百多种乐器,统称打击乐器。
一般来说,打击乐专业的人要掌握所有常见的打击乐器,三角铁只是他们顺手一学的东西。
● “我们都是打击乐器”
至于“校外音乐水平考级”系统里,也只有小军鼓、马林巴、爵士鼓等难度较大的打击乐器,没有专门考三角铁的。
那么,乐团里为什么会有敲三角铁的人呢?
打击乐器的流行,和十七八世纪的土耳其军乐有关系。
后来,三角铁一般是出现在“东方情调”的音乐里,尤其是歌剧里,来营造出或者粗犷、或者神秘的气氛。
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和海顿的《军队交响曲》,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当然,十九世纪末以来,歌剧为了追求情调,什么都敢当乐器用,比如铁砧、铁锤、风机和狗皮鞭子。
● 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
一般来说,交响乐团一般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四组乐器组成。
现在一场交响音乐会里,一定会有提琴和各种管号,因为这些乐器的曲谱复杂、演奏频繁,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操作两样东西。
● 一样乐器就忙死了的弦乐组
打击乐器就不一样,尤其是三角铁、沙锤、响板之类偶尔才敲一敲晃一晃的乐器,完全可以一个人承包下来。
这就导致交响乐团里负责打击乐器的人,往往是全场除了指挥之外最忙的一个。
● 可能要跑来跑去的打击乐组
参考资料:
1. 司徒华城:《乐队的种类》,《人民音乐》,1958年第6期。
2. 克谢诺丰脱夫:《乐队与乐器》,《乐器》,1988年第C1期。
3. 德米特里耶夫:《打击乐器纵横谈》,《乐器》,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