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回忆的老家电, 你见过多少?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以前父亲经常跟我讲他过去的日子。

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也没有电视什么的可以看,那会流行一句经典的段子是----

“耕地靠牛,点灯靠油,日复一日,娱乐靠球,这样的夜晚除了创造人类,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追求”。

谁家里要是能有那么一两件电器,那可是土豪的象征,民间流行的现代化标志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曾经,家电产品是多么罕见且稀缺的东西啊。

当时赵本山小品里有句经典台词,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

建国初期,人们生活物质比较匮乏,连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不少地方连电都没有通,更不用说添置家电了。

因此那个时候家电几乎是处于空白期,要真数数当时的家用电器的话,那应该就是手电筒和半导体收音机了。

五六十年代的收音机虽然有,不过价格比较高昂,基本上属于奢侈品了。手电筒不少家庭还是有的,可以说手电筒算是当时的唯一的家电了。

从我记事开始,家里的手电筒是银色铁质手电筒,而不是这种铜质的。这种铜手电筒年代则要更加久远一点。

如今是各种家电产品应有尽有,可也少了儿时的那种幸福感。

记得那会,每次看到父母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大箱子,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又有新玩具了。

我现在也长到了当年父亲的那个年纪,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家人会喜欢怀念,回忆过去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是在缅怀生命的价值。

而我小时候用的旧家电,有不少还在老家放着,再去看那些“旧古董”,总是感慨万分。

这台90年代出产的彩色电视机,直到新世纪才被老爸买回了家。

彩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可是那时候的“新三件”。

自从有了彩电,抢遥控器成了我跟姐姐之间的家常便饭,谁还记得那会,大风车节目的动画片?

我还用这样的彩电,经历过一个还珠格格呢。

后来,家里有了VCD,里面放给碟片,再连上麦克风,还可以卡拉OK。

把音量调到最高,恨不得让全院的邻居都听见。

不过给我留下最多回忆的,还是这台飞利浦的老式收录机。

它曾陪伴过我们家的三代人。

那是八三年,老爸花了几十元和华侨兑换券买来的。

这在当时应该是好几个月的工资,只是为了提高我那一塌糊涂的英语成绩。

不过至今英语水平还是没有提高,好是惭愧。

以前,我放学回家用它听小喇叭;

我住校以后,老爸老妈经常用它听邓丽君,这是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浪漫。

后来,我成家了,这台收录机成了老婆的胎教专用;

而现在,我闺女用它听儿歌...

过了二十多年,这个老家伙还在尽职尽责的发光发热,那个年代出产的家电质量,好像都很过硬。

看着这台飞利浦收录机,好像看到了奶奶,就坐在那张暖洋洋的热炕上,听着磁带里传来咿咿呀呀的老歌,煤炉上的水壶还“吱吱”的冒着热气...

飞利浦与我们家的缘分,就一直这样,没有断过。

就像是这台手机,当年可是攒了好久的钱,才舍得买的。

”超长待机“的典范,你能想起谁?

不是什么国产手机,不是诺基亚,而是飞利浦手机。秒杀其他品牌的手机电池续航特性让飞利浦在10年前的手机市场是相当受欢迎的。

虽然现在已经开不了机,但还是把它留在了箱子里。

毕竟,它曾经见证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恋爱...

追寻过去还真是件有意思的事,满满的回忆里,一台台老家电帮助我们,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青春的模样都牢牢记在了心里。

而他们做家电,也像是这做人,时间过得太快,如果不更新自己,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的确,拥有荷兰皇家血统的飞利浦,诞生至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在他们的产品发展过程中,一定也有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在激励着他们不断向前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