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如何选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是保健食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还是需要掌握些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危害身体健康。

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

保健食品属于保健品,保健品又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

而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等要素。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而药品是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在我国1996年施行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指出:“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颁布、并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上述定义包含三个要素:首先,它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其次,它必须具有一般食品不具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第三功能;再次,它不是药品,不能取代药品作为治疗疾病的产品。

保健食品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是按生理调节功能分类,分为:调节免疫功能食品、延缓衰老食品、改善记忆食品、促进生长发育食品、抗疲劳食品、减肥食品、耐缺氧食品、抗辐射食品、抗突变食品、抑制肿瘤食品、调节血脂食品、改善性功能食品、调节血糖食品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可受理的保健食品功能可分为28种: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作用、促进泌乳、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辅助降血压、增加骨密度、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有辅助保护、祛痤疮、去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营养补充剂等。

保健食品常见质量问题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保健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保健食品质量良莠不齐,保健食品质量问题也不时见诸报端。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与一般食品质量安全大致相同,比如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另外也有违法加入药物,伪劣保健食品等问题。违法加入的也包含中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问题。

1. 农药残留问题

我国保健食品中大量使用中药提取物作为原料,如果在中药材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再加上环境污染,灌溉水的污染,都可能使中药材中残留农药,蜂蜜产品中也可能存在杀虫剂残留。

2. 重金属

环境的污染,包括工业“三废”的排放,会导致保健食品原料中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另外中药材一般比蔬菜种植时间长,更容易导致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残留。海洋保健食品中尤其是近海水产品中重金属(汞、砷、铅等)几乎全部超标,并且由于是以干燥物形式作为产品状态较多,所以重金属浓度较鲜活海产品更高。以深海鱼制作而成的保健食品则很少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

3. 抗生素

保健食品中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动物源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如贝类、虾类、鱼、蜂蜜、蜂胶、海参、鱼骨等,据监测来看,诸如蜂蜜、蜂王浆中抗生素(四环素、金霉素、链霉素等),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恩诺沙星)等情况时有发生。

4. 毒素

贝类中可能存在贝类毒素,以水生植物为原料的可能存在藻类毒素,以粮食为原料的话可能存在真菌毒素。

5. 加工、储运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除了原料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加工、储运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等安全问题,比如操作加工不洁,仓库污染,储运不当,致使存在霉菌、大肠杆菌、菌落总数、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6. 加入违禁药物

卫生部2002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随通知的附件有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中的禁用物品。详见附件1、2、3。违禁药物中除了在我国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中禁用物品名单外,还包括一些未被列入的已查出的其他物品,其中就包括了西药、毒品、人工合成药物等。如减肥产品中加入西布曲明,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心血管和中风史病人有很大风险,动物源保健食品中加入外源性激素,有的还在减肥产品中添加毒品,另外还有加罂粟类、四甲基咪唑、可待因、鸦片、盐酸硫胺、山道年,还有的添加和中药功效相近的人工合成药物,如咖啡因、阿魏酸、莫那克林K等,这样非但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最初目的,反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违背了保健品的初衷。

7. 夸大产品功效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保健食品企业利欲熏心,利用广告效应,超范围宣传自己的产品。有的只有一种保健功能,却在广告时说成是具备多种功能,有的模糊概念,混淆视听,迷惑消费者,还有的则扩大适用范围、适用人群及食用量。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限,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在洗脑式的大力宣传下失去理智,大量购入保健食品,甚至是伪劣保健食品,无益健康,反而损害了身体健康。

保健食品选购注意事项

1. 查看产品批准文号

2005年7月1日后获批的保健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规范为“国食健字”标志,产品包装上的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G+年代号(4位数码)+顺序号(4位数码);进口保健食品格式为:国食健字J+年代号(4位数码)+顺序号(4位数码)。2004年1月1日,国家食药局已明令禁止所有“药健字”保健品停止销售。如果遇到此种批准文号的,请不要购买,另外批准生产的保健食品均可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可以查询到,建议在购买前最好上网查看一下。

2. 查看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在生产保健食品前,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向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向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并在申请者的卫生许可证上加注“XX保健食品”的许可项目后方可进行生产。因此在选购时,应查看包装上是否标注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3. 查看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蓝帽子”,另外还要查看说明书内容是否齐全,说明书是反映保健食品特定保健功能的重要载体,涵盖主要原料、功效成分及含量、适用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规格、保质期和注意事项等主要内容。说明书内容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的,我们要持怀疑态度。

4. 注意产品禁忌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适用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慢性疾病患者、儿童、青少年、孕妇更需要注意产品禁忌,谨慎选择。

5. 查看产品原料及其有效成分

任何保健食品,都会标明主要原料和功效成分,要查看该保健食品所具有的保健功能是否与所标注的原料和有效成分相对应。

6. 谨慎购买

大家追求健康无可厚非,然而面对保健食品也要清醒、理智,一定要按照自身情况和需求,挑选适合的产品。切勿轻信广告宣传或者贪图便宜,买到不适合自己的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那样就很有可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危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