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秘:被低估的人类嗅觉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认同人类嗅觉不如动物的观点,就连学术界也曾经错误地把人类称作一个“嗅觉迟钝”的物种。然而,最近的科学研究显示,人类嗅觉在某些方面可能远超过一些嗅觉灵敏的动物,从理论上讲人类可以区分的气味不只是成千上万种,而是高达一兆种,即一万亿种!

嗅觉差,凸显人类优越感

人类嗅觉不好的错误说法来源于19世纪法国著名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他通过神经解剖学来观察人和动物的大脑,发现人脑中嗅球(大脑中处理嗅觉的部分)所占体积的比例非常小,而狗等动物的嗅球占比较大。他认为,这是从低等动物转变到高等动物的必然发展。

这个观点符合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有意把人类拔高的理论:嗅觉越差,大脑的其他功能越强大,所以人类才能优于其他生物。同样,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认为,嗅觉和性本能有关,嗅觉发达是早期生命形态的特征之一,而人类嗅觉退化则是物种进化的表现。

近几十年来的遗传学研究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发现,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基因中存在能产生1000多种不同的气味感受器的编码,例如以嗅觉著称的老鼠。但其中大多数编码在人类的基因中并不存在。人类的基因编码只能产生400多种气味感受器。

有漏洞的神经解剖学证据

然而,一直以来也有许多反对声。比如有人认为,虽然人类嗅球相对于整个大脑来说很小,但其他动物其实也一样。在动物界,大脑的大小和体型大小通常都是正相关的,因为体型越大,皮肤面积就越大,大脑中的触觉反应细胞就越多。但是,无论动物体型差距多大,其嗅球都一样小,且与嗅觉灵敏度无关。最好的例子就是,大象和鲸鱼都拥有巨大的大脑和小小的嗅球,但是大象是嗅觉最灵敏的动物之一,而鲸鱼是没有嗅觉的。也就是说,嗅球在大脑中的占比和嗅觉的灵敏程度以及智力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诚然,神经解剖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嗅觉系统与其他动物相比确实有差异。例如,许多动物的嗅球内都有成熟的神经发育系统,而人类的嗅球内缺乏成熟的神经发育系统,但在人体内包括海马体和纹状体等的其他区域有着成熟的神经发育系统,并显示出很好的调节和学习能力,通过调节和学习,人类甚至能察觉到以前察觉不到的气味。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虽然以前人类没能察觉某种气味,但是这种气味的刺激已经在人脑中留下了“备案”,人类可以重新启用“备案”来辨别这种气味。所以,仅凭神经解剖学就下定人类嗅觉很差的结论,并不能令人信服。

另一个可能跟嗅觉相关的指标是嗅球中的神经元密度。不过,不同物种之间嗅球神经元密度的差别并不大,而且这个密度和嗅觉之间的相关性也并不明确。比如,老鼠的嗅球神经元密度比人类男性要高,但却比人类女性要低。

人类嗅觉灵敏的证据

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科学家通过记录兔子脑细胞的活动来研究它们的嗅觉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当他们增加混合气味的强度,观察什么时候兔子的神经元会引起响应时,他们发现在兔子能闻到的气味最低量的时候,科学家自己基本上也能够闻到。换句话说,这些气味能同时被动物和人察觉到。虽然科学家在发表研究成果时提到了这件事,但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嗅觉很差,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

最近在《自然》杂志上,美国神经生物学家约翰·麦克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终于带我们解开了几个世纪以来对人类嗅觉的误会,揭示了人类鼻子能力的真相。

他的观测结果显示,在某些情况下,人类的嗅觉远远落后于其他哺乳动物,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人类的嗅觉还要超出其他动物许多。例如,对于两种化学物质的混合体,人类在对其中一种化学物质的嗅觉上优于老鼠,而另一种则落后于老鼠。另外,所有带有气味的物质哪怕仅仅只有两三个分子,人类几乎都可以闻到。他得出的结论是:除了为数不多的几种人类鼻子检测不到的气味分子以外,人类鼻子从理论上可以区分的气味高达一兆种!

事实上,以香水闻名的法国有一种职业叫作“闻香师”。专业的闻香师能在不用任何仪器的情况下,用鼻子识别出4000多种香水的味道,并准确地判断出香水中含有的50多种成分。而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嗅觉灵敏的朋友,能够用鼻子区分出不同口味的饼干,不同饮料的成分,或者不同的菜中所用的调料。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嗅觉确实长久以来都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