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于无意义的聚餐社交,不如优秀地独处

文/萧小坛

图/来源网络


宿舍聚餐、同乡聚餐、部门聚餐、社团聚餐、班级聚餐...

拿了奖学金要请客聚餐表示下、比赛获奖后要聚餐感谢下同学、甚至连贫困生获得助学金资助都会被大家拉出来请客聚餐...

"聚餐社交,"已经演绎成中国高校特有的“社交文化”。有媒体调查显示,三成大学生表示聚会频率达每周两次以上,近四成聚会社交的开销占生活费比例超过30%,竟有人1个月有20多个饭局。

(一)

“不好意思

这次聚餐我可以不去吗”

适当地通过“聚餐”,一方面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彼此联络感情;再者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基本饭桌礼仪,避免以后步入社会“一无所知”而尴尬。

然而,隔三差五地“聚餐”,将大量时间浪费在饭局上,还美其名曰“内部联谊”;

抑或是不断宣称“工作需要”,边吃饭边讨论工作任务,却往往饭没吃好工作也没安排好;

有的甚至热衷在饭桌上“拼酒量”,硬逼着不会喝酒的同学,百般花样地“劝酒”。

这一切无疑“过犹而不及”。

的确,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相信,如果可以每个人都希望让这个“青春朋友圈”,少些“世俗”,多点“纯真”。

(二)

“不是我不合群

而是钱包不争气”

“你又不去?”

“你怎么那么忙,事情很多吗?”

“你这个人太不合群了。”

很多同学其实并非喜欢整天参加各种“聚餐”,却往往被一句“你不合群”怼得无话可说。

没有人会愿意在公众的视野里,表露自己的家庭环境困难。对于那些有苦衷的同学,也就不得不陷入“不去也得去”的纠结之中。

“这顿聚餐完,下周就只能饿上一周了”。这句貌似自我的调侃,其实也映射着很多大学生的真实心态。

集体聚餐,一般选择较为不错的消费场所,一顿还好连着聚上几次,基本每个人都吃不消。

给每个人一点自己的选择空间,也少些没有必要的“聚餐”。别让“聚餐”捆绑了太多累赘与不安。

(三)

“善于独处

是优秀的必经之路”

没有底线地合群,没有原则地合群,其实就是堕落。

多给自己一些空间,让自己静下来思考,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让自己追求兴趣爱好,沉淀下来掌握一项特长或技术。

独处不是封闭自己,而是生活在嘈杂的人海之中,却能够保留自己的一份本心,安顿好自己,也让自己能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