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科学著作《天工开物》在我国家喻户晓,因为这部书,英国学者李约瑟将其作者宋应星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宋应星在物理、天文、哲学及音律方面都颇为擅长,是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阿格里科拉是谁呢?
说起来,阿格里科拉可谓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科学巨人,而且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做过希腊语教师、新闻社工作者、医生,还当过大使和市长。然而,他却有个与这些工作毫不相干的名号——“矿物学之父”。这是怎么回事?
阿格里科拉画像(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一、“不务正业”的医生
1531年的一天,德国一个叫约阿希姆斯塔尔的小镇上,居民们因为一个人的不辞而别而议论纷纷。此人是小镇上的医生阿格里科拉,在当地十分受人尊敬,为何要匆匆离开呢?
话说约阿希姆斯塔尔富含银矿,当地居民因采矿赚得盆满钵满,可不少人也因此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四年前,刚从意大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阿格里科拉来到这里,他踌躇满志,决心为居民们治愈疾病。不料,他很快就惊奇地发现,居民们的肺病极易复发,难以治愈。“奇怪,难道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为找出病因,阿格里科拉决定到矿厂中实地考察采矿流程。
如今的约阿希姆斯塔尔(今捷克雅西莫夫)(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在当时,医生常需自己制备药物,化学知识是必备技能之一。阿格里科拉在学生时代就对化学有浓厚兴趣,自从在约阿希姆斯塔尔当了医生后,他就琢磨着用当地丰富的矿藏制备新药物,只是一直忙着为居民们治病,便将此事耽搁下来。因此,他怀着找病因和制新药的双重目的,一踏进矿厂就开始忙碌起来,从采矿的技术工艺到工人们的生活方式,全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在案。
16世纪约阿希姆斯塔尔的采矿业(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阿格里科拉几乎天天都待在矿厂研究矿物,自然就荒废了医生的工作。不过,居民们依旧对他十分崇拜,都亲切地称他为“著名作家”、“矿物学专家”,这是为何?
原来,1530年,阿格里科拉出版了一部名为《冶金问答》(Bermannus, sive de re metallica dialogus)的书。他在书中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自己两年多里搜集到的矿业资料,几乎囊括了德国萨克森州的全部矿物,其中特别对金属铋做了细致描述,他认为铋是一种有别于铅和锡的新金属。始料未及的是,他的书刚一出版就在小镇上畅销起来,“著名作家”和“矿物学专家”的头衔也随之而来。
《冶金问答》一书的封面(图片来源:www.dreweatts.com)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习惯了平静生活的阿格里科拉决定一走了之。于是,一个月黑风高夜,他带着自己的妻子离开了小镇。
阿格里科拉逃到了开姆尼茨市,继续做起了医生,几年后还被任命为大使和市长。不过,虽然他离开了约阿希姆斯塔尔,但心思仍放在了形形色色的矿物上。十多年里,他对地质学和矿物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多本专著,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矿冶全书》(De re metallica,又译为《论矿冶》《论金属》等)。正因为这部书,他这位“不务正业”的医生才被后世称为“矿物学之父”。
早期的开姆尼茨,阿格里科拉曾在此担任市长(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二、给全人类的礼物
早在1550年,阿格里科拉就完成了《矿冶全书》的写作,然而,直到六年后该书才得以出版,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矿冶全书》完成不久,黑死病就疯狂席卷了开姆尼茨市。黑死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瘟疫,它通过老鼠身上携带的鼠疫杆菌进行传播,患者在出现发烧、淋巴结肿胀等症状后,很快就会死亡。身为市长和医生,阿格里科拉责无旁贷,他将心爱的矿物学放在一边,一面组织人力物力救助病患,一面争分夺秒地研究瘟疫的治疗方法。
描绘黑死病的画作(图片来源:www.poostit.com)
遗憾的是,在阿格里科拉不辞辛苦地为市民们奔波时,他的女儿却不幸感染瘟疫去世了。他强忍着悲痛,誓要将夺走女儿生命的元凶研究个水落石出。1554,他的医学专著《瘟疫研究》(De peste)出版了,字里行间都是他对女儿的歉疚。《瘟疫研究》出版后第二年,阿格里科拉也去世了,四个月后,他的旷世著作《矿冶全书》终于得以问世。
1561年印发的《矿冶全书》封面(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这部书共12卷,汇总了矿石、岩石、金属等600余种物质。其对矿产地质、探矿、选矿、冶炼和分离金属的方法都做了系统而精彩的阐释,其中前11卷主要论述了采矿与矿石精炼的内容,第12卷则涉及许多与冶金过程相关的化工技术。全书最大的特色有两个,一则,阿格里科拉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经验素材;二则,他以这些经验为基础,建立了关于地球成分的新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阿格里科拉已经使用了十分简洁的语言,但他仍担心单纯的文字会让读者难以理解,给他人的研究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特地请人制作了292幅精美的木刻插图,对矿厂中实际用到的各种技术方法进行了生动描绘。
《矿冶全书》彩板插图之一,它描绘了采矿及矿床勘探的情景(图片来源:www.alamy.com)
《矿冶全书》彩板插图之二,它描绘了黄金开采及分拣的过程(图片来源:www.alamy.com)
《矿冶全书》基本脱离了炼金术的束缚,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科学地记述采矿和冶金技术的书,被誉为西方矿物学的开山之作。阿格里科拉在书中对自罗马时代起的矿冶知识与技术经验做了详细梳理,比如捷克自7世纪后的金属开采状况、摩拉维亚6至14世纪的矿冶资料、匈牙利11及14世纪开采铜矿和铁矿的情况,等等。
不过,和总结前人经验相比,阿格里科拉更注重个人的躬身实践。在序言中,他写道:“我们用眼睛观察事物,用感官把握事物,比单纯用推理研究的方法更容易把握其本质所在。”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里,他不畏漫天飞舞的矿石灰,走遍了德国大大小小的矿厂,采集各种矿石标本并反复观测实验,然后将翔实可靠的结果写入《矿冶全书》中。
由于具有高度的实用性,《矿冶全书》一经出版就迅速风靡欧洲,其后两百余年数次重印,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必读的经典教科书。歌德曾热情地称赞它是“网罗了新旧矿山业、冶金学、矿石学全体的,给全人类的美丽的礼物”。
《矿冶全书》书中一页(图片来源:farlang.com)
三、经典永流传
实际上,原版《矿冶全书》是用拉丁文写成的,并不利于传播,它之所以能风靡欧洲乃至世界,主要是各种译本的功劳。出版次年,该书就被译为德文,近百年内重印了17次。1563年,又出现了意大利文的版本。
不过,直到1912年,《矿冶全书》才被译成英文,译者正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胡佛及其妻子。在成为总统之前,胡佛是一位优秀的采矿工程师,还曾在中国唐山的开滦煤矿工作过。
胡佛与妻子(图片来源:www.herberthoover.org)
1950年出版的由胡佛夫妇翻译的英文版《矿冶全书》(图片来源:www.timetraveller.ie)
和英文译本相比,《矿冶全书》的中文译本要早得多。1621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携带七千余部西方书籍抵达中国,其中除了《奇器图说》(请戳:四百年前的西方“奇器”图集——《奇器图说》,文中王徽实为王徵),还包括《矿冶全书》。
当时正值明朝晚期,朝廷内外交困,时任光禄寺卿的李天经希望能靠采矿缓解窘迫的财政。在他的主持下,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对《矿冶全书》进行了翻译,绘图则由中国人杨之华等人完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文译本于1640年完成,并定名为《坤舆格致》。然而,由于书中含有大量插图,想要付诸刻印需要大量人力,这对明末政府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直到1643年,崇祯皇帝才同意刻印并下发给地方官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并叮嘱“不得坐废实利,徒括民脂”。不幸的是,几个月后明朝即告灭亡,《坤舆格致》也随着战火销声匿迹。
《矿冶全书》中译本的译者汤若望(图片来源:hua.umf.maine.edu)
直到2015年,有学者在南京图书馆偶然发现一册抄本,《坤舆格致》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此时距明朝灭亡已三百余年,着实令人唏嘘。
南京图书馆藏《坤舆格致》抄本的目录结尾及后人题识、印记(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曹晋 摄)
---------------------------------------------------------
参考文献:
[1] 刘劲生. 阿格里柯拉及其《论金属》[J]. 自然杂志, 1986(11): 58-60.
[2] Weber L W. Georgius Agricola (1494–1555): scholar, physician, scientist, entrepreneur, diplomat[J].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2, 69(2): 292-294.
[3] 凯瑟林·库伦. 解读地球传奇:10位地球学领域的科学家[M]. 当当,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
[4] Long P O. Of mining, smelting, and printing: Agricola's De re metallica[J]. Technology and culture, 2003, 44(1): 97-101.
[5] 亚·沃尔夫.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 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6] 彼得·惠特菲尔德. 彩图世界科技史[M]. 繁奕祖,译.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7] 吴凤鸣. 世界地质学史(国外部分)[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8] 潘吉星. 阿格里柯拉的《矿冶全书》及其在明代中国的流传[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1): 32-44.
[9] 韩凤冉. 南图藏严杰校本汤若望《坤舆格致》初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