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翼就能击落导弹的空战王牌!约瑟夫·贝利小传

“我差不多就到这了,你们继续前进。”贝利在快要坠毁的飞机上微笑着说出了这个英国皇家空军传统的“笑话”。紧接着,他的飞机急速下坠,栽在地上,燃起一团火焰。

而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主角。约瑟夫·贝利,曾用机翼挑落数十枚导弹的男人。

▲约瑟夫·贝利,还挺帅

这位猛男在二战爆发之前是个公务员,长着一张英俊潇洒还有些滑稽的帅脸。每天的生活只是打卡上班还顺便泡妞,本来要碌碌无为的过一生,但是上帝给了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派他去二战战场书写了一段传奇。

那年贝利还很年轻,只有20岁。同千千万万英国的有志青年一样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1942年,贝利的“上岗”训练完成。他被任命为中士并调入了256飞行中队。他每天在天上的任务只是夜间护航和拦截。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展现出了一个优秀飞行员应有的素质——冷静和睿智。

在一次稀松平常的夜间训练中,他和他的同伴不知道是因为抽SSR耗光了人品还是怎么着,居然都出现了油路故障的问题。贝利的同伴威廉姆斯在4700英尺的高度慌忙跳伞,结果溺死在大海上。而贝利居然硬是控制着飞机滑翔至陆地,在2600英尺的低空才跳伞。要知道,直到今天,最低安全跳伞高度也不过区区2000英尺。

自此,贝利的指挥官发现了他是个优秀飞行员的好苗子。贝利也就是由此开始,在天空中大开杀戒。1943年,贝利拿下了第一个战绩。两天后,贝利又在任务中击落了一架ME-210。同年10月23日,贝利在一次武装巡逻中干掉一架JU-88。贝利战功赫赫,于是他在44年3月被授予“飞行十字”勋章,同时被调入第153拦截中队。

153拦截中队,由英国皇家空军精心挑选的王牌飞行员组成的一支王牌拦截部队。在这儿,贝利遇到了他一生的劲敌——V1导弹。

▲153中队合影,左起第三个,贝利

V1导弹,是德国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垂死挣扎出来的产物。其外形、造价跟小型飞机差不多。虽然精度让人不敢恭维,但好在“质不够量来凑”,即使10发里面只有2-3发命中目标也不会心疼。

德国拿着这个玩意不断骚扰盟军。在盟军看来这东西简直就是夏夜的蚊子,不胜其烦。拦截V1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在了153中队头上。一开始,153中队就像跟敌方战斗机互啄一样,拿着机炮机枪对着V1就是一顿打,至于能不能打下来,那可不好说。

这种方法效率底下的令人发指。而且不仅仅是效率问题,当战斗机尾随导弹时,导弹尾流也会对战机造成伤害。所以拦截一枚V1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开始拦截的6个星期内,就已经有37架战斗机受损。

渐渐地,153中队的战士们发现,只要V1导弹的侧倾角超过20度,陀螺仪就不能正常工作,其结果就是导弹自动坠毁。知道了V1的弱点,153中队的飞行员干脆就让自己的战斗机飞到导弹前面去,使用尾流来让导弹失去平衡。

而贝利更绝:他直接驾驶战斗机飞到导弹旁边,直接在空中用机翼挑翻导弹!

▲“喷火”战斗机挑翻V1导弹

▲“如何挑翻V1导弹”

这位传奇飞行员,驾驶战斗机击落和挑翻的导弹达到30枚之多,每一次,都是拿生命在冒险。

“战机与导弹齐飞”,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气与娴熟的驾驶技巧。而事实证明这种挑翻导弹的方法最安全也最有效。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一共向英国发射了10000枚以上的V1导弹,被英国发现七千多枚。其中,单单是153中队就击落了1846枚V1导弹,大约占总发射量的1/5。

随着战争的继续,153中队的战士们对付V1导弹越来越得心应手,但同时,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沉重。到了44年7月,整个基地只剩贝利一人可升空作战。

不久之后,英国军部成立了501中队。这个中队不仅可以拦截V1,更是可以主动出击炸毁V1的基地。而贝利,正是这个部队的头儿。

▲501中队合影

501中队成立后不就,贝利率领两架“暴风”战斗机进入德国,寻找一个叫Hell的V1导弹发射基地。他们的任务是彻底炸毁这个发射场。

贝利传奇的生涯就止步于此。

在飞过荷兰海岸线之后,贝利降低了飞行高度,他原本是想从两个德国雷达站之间穿过去。然而这次却马失前蹄:两个雷达站早就发现了贝利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他们按兵不动,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当贝利反应过来,视线里全都是子弹,结束了他传奇一生的子弹。

而跟随贝利两架战斗机只能看着贝利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控制飞机,听着贝利在无线电里的大吼,却帮不上任何忙。

最后,贝利冲着无线电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我差不多就到这了,你们继续前进。”

▲贝利牺牲时所驾驶的“暴风”战斗机

▲贝利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