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朋友问我,总是不会拒绝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烦恼,这个要怎么改?我想了一下,感觉想说的太多,而一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思考了一下,决定写这篇文章,算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不会拒绝意味着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我是不想答应这个请求的,我心里是不愿意的,但我不能表达出我的不愿意。所以我首先想到的是,不会拒绝首先是这个人在成长的经验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允许,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养育者允许我们不按他的要求去做,当我心里不爽时,我把这个不爽表达出来,父母能够接纳,不会因为我的这个表达而攻击我、嘲笑我甚至虐待我,那么我知道,我表达不满的时候,我会是安全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成年以后不会存在太大的拒绝上的问题。因为他内心笃定的知道,我有资格表达我的不满和情绪。而如果作为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必须服从,必须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不能有负面情绪,如果有,就要被攻击,就要被恐吓,就要被抛弃,那成年以后,我们会习惯了这样活着,不能允许自己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因为那是危险的,那么,对于别人的要求,很多时候自然也是无法拒绝的。
想到一个故事,说一头小象被拴在柱子上,用尽了全力去挣脱,但是无济于事,多次尝试未果后,小象就放弃了挣扎,那怕他成为了一头成年大象,力气早已足够去挣脱柱子,但也不会去尝试了。这个故事非常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和身边各色人等打交道的模式,来自于我们曾经的成长经验,而不会拒绝的这个性格特质,也是早年经验的结果。当然,这个早年的经验可能很复杂,我们可以来看一看,不能拒绝可能意味着哪些经验。
拒绝可能意味着关系的结束,我不满足别人的需要,我就会被抛弃。或者意味着只有满足了别人的需要,我才是重要的,我才是好的,才会被爱。可能还有很多其它的原因,但总得来说,不敢拒绝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有很多的不被允许,不敢依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必须要做一个满足他人的“好人”,但这个“好人”的形成是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然而欲拒不能。因为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使得无力承受内心里形成的潜在的危险,这种潜在危险可能是被“抛弃”,可能是不被爱,可能是不是个“好孩子”。然而,这都是内心戏,现实并不如此。
怎么改变呢?我想要先允许自己暂时还做不到,性格的形成非一朝之功,改变也不会一蹴而就,不强求自己立马要有很大改变。其次是允许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尝试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允许自己的不高兴,允许自己的愤怒,允许自己也可以偶尔失约、违约,允许自己动怒、发火,允许自己“先为己而后为人”。再然后可以学一些说“不”的技巧。从最温和地拒绝做起如:“不好意思,这次不行呵…”或者“我试试看,但不一定能帮你哦”等等。
如果程度很严重,你还可以找一个咨询师或者成长小组,在安全的环境里,感受和经验被允许做自己的过程,慢慢的,你不仅可能学会拒绝,更可能会找到丢了很久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被允许做那个忠于自己的人。
(文:徐业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