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恋爱或者李四结婚,都不怎么稀奇。放在明星身上,就不一样了。
2017年10月8日,鹿晗通过微博公布恋情,用户的转发、评论和讨论,瞬间导致服务器宕机。截至10月12日,由此引发的相关话题多达13万个,阅读量超过10亿。[1]与此同时,也催生了粉丝情绪激动、跳楼轻生的流言和很多人“将军坟前无人问”的感慨。
相关微博(图片来源:weibo.com)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追星呢?
喜欢的原因
有论文把青少年追星的原因,归结为从众和模仿。[2]但是,追星的不仅仅是青少年,考虑到消费能力的话,甚至可以说,追星的主要不是青少年。总不能人人都从众吧?
所以,要想分析追星现象,我们必须问一句:现实中的喜欢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我们都喜欢好看的人。
1973年,心理学家Dion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了一些人物照片,拿给儿童们看。你猜怎么着?
儿童们对面孔的反应和大人们几乎一致。[3]对成年人有吸引力的面孔,也能吸引儿童。
同样是易危物种,你更愿意帮助哪个?(左:163.com;右:people.com.)
多年来,我们一直接受“人不可貌相”的教育,但现实就是现实,容貌姣好的人,不仅能获取更多关注、拥有更多朋友,而且能打动面试官和管理层,得到心仪的职位和优厚的收入。
不过,“颜值不高”的朋友也犯不上忧虑,因为,除了长相以外,我们还会因为熟悉而喜欢某个人。
这里的熟悉,包括三个意思。
第一,是物理上的接近。想想你中学最好的朋友吧,他/她是不是坐在你附近?
第二,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特别期待与某个人见面,那么,见面以后,我们就会很愉悦。人是目的性极强的生物,一旦建立“我要和他见面”的预期,潜意识就会说服我们喜欢上他。
第三,称之为曝光效应。
在一项实验中,学者们让受试者一边听歌、一边大声朗读散文。随后,他们把受试者听过的曲子,混插在陌生音乐里。结果显示,因为注意力放在散文上,受试者们不能准确说出自己听过的曲子,但是潜意识出卖了他们,他们对听过的曲子,更为喜欢。[4]
从鼓掌到点赞
心理学家们曾经很困惑,“人为什么要鼓掌呢”。人们为什么要通过拍巴掌的方式表示赞许?后来发现,6个月的婴儿,已经学会了辨别母亲。当注意到母亲离开又返回时,婴儿们会伸出双臂、试图拥抱;但是,母亲们没办法瞬间转移。所以,婴儿们的双臂就在空中形成一个弧形、两手拍在一起。[5]
问题是,鼓掌是怎么变成“点赞”的?换言之,与朋友的互动,是如何变成追星的?
追星和真实的社会交往,至少存在两个不同。[6]
第一,追星是虚拟的。这个很容易理解,即使一位明星真的关心粉丝,那也是对所有粉丝说的,不是针对某个人。
第二,追星的联系性很弱。现实生活中,你可以跟朋友说话,可以跟朋友一起吃饭、学习、做事。而明星呢,就算他们想,他们忙得过来吗?
尽管如此,追星和真实的社会交往,更多的是相同之处。
比如,研究表明,在虚拟社会交往中,容貌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7]
又比如,2001年的一项实验表明,反复让受试者观看某一女性面孔时,受试者的微笑肌肉,变得越来越活跃。当一个明星出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时,谁能拒绝这么强大的曝光效应呢?
上海地铁内的广告牌(图片来源:china.com)
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能。
数万年的进化,使我们成为了一种社会动物。我们既能通过微笑、哭泣表达情绪,也能理解别人的面部表情、感同身受;不但会对他人形成依恋,也期待自己对别人有用。而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历史则太短,人们可能还没有学会分辨其与现实的区别。比如,曾有观众在观看电视剧里的车祸后评论说,“就好像他们真的遭遇了一场车祸”。[8]
有鉴于此,1956年,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Horton &Wohl)提出了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PSI)的概念。准社会交往包含两层意思:人们会对媒体人物,如名人、演员、主持人,产生反应;而这种反应,就像人们正在跟真实的朋友面对面交流。[8]
准社会交往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霍顿和沃尔的论文发表在《精神病学》杂志上。也就是说,一开始,准社会交往被视为一种病态。
但是,随后的研究显示,准社会交往有很多的好处。
首先,准社会交往有助于培养个人认同。
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拟,亲密关系总是需要自我暴露。换句话说,在交往中逐步地传递自己的真实信息,是建立友情、爱情的关键。所以你看,现在的演艺圈,流行“卖人设”——“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你知道他人有多好吗”,等等。
2008年,几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研究,结果显示,低自尊水平的人,感觉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接近了理想中的自我,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自尊水平。[9]
其次,准社会交往中的互动,对学习有正面作用。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以2-4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观察他们对真人和视频的反应。结果显示,不管是真人还是视频,只要提供了必要的互动,3.5岁以上的儿童,就能顺利完成移动彩珠等实验任务。[10]
实验内容(图片来源:郭力平等,拟社会互动在年幼儿童视频学习中的作用)
这一方面说明,家长们没有必要恐惧媒体或者互联网;另一方面可以推论,在认知成熟的基础上,即使是虚拟的互动,也会为人们带来真实的反应。
粉丝综合症
当然,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何况是追星。如果说良性的追星,是将明星当作生活的补充,那么,把明星当作朋友的替代者甚至生活的全部,就大大不妙了。
正如前面说到的,认知成熟是从虚拟互动中学习的条件。因此,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成熟、乐观外向的人,可以从准社会交往中获益,通过与明星虚拟互动,得到积极情绪,或者利用社交网站,管理真实的社会关系。[11]
反过来,就比较麻烦了。
200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约有1/4的人,由于过度痴迷偶像、影响到正常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名人崇拜综合症(Celebrity Worship Syndrome,CWS)。
关于名人崇拜综合症,我们仍然所知不多。一方面,人格和本病存在很强的关联,外向的人通常不会有这种麻烦;另一方面,其症状十分复杂,较轻的可能仅仅是反复谈起自己喜欢的明星,严重的则可能认为,他们和明星之间存在特殊联系,相信明星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他们,甚至会因为明星恋爱结婚陷入崩溃。
(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比如,约翰·辛克力,就曾经多次纠缠影星朱迪·福斯特,每天往她信箱里塞信,声称“我要做一些大事,让你注意到我”。然后,他就去刺杀里根总统了……
总结
根据界面新闻发布的“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榜”,鹿晗、吴亦凡、李易峰,三个当红“小鲜肉”,力挫群雄,在前十中占到了三席。[12]
2017名人收入排行榜(图片来源:jiemian.com)
不管承认与否,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明星的时代。而人们对明星的反应,却常常陷入极端:一边是爱到要死的粉丝,另一边呢,时常有人举起道德的大旗,动辄呼吁封杀。
其实我觉得,除非有更好的替代品出现,否则媒体和互联网绝对不会消失;只要媒体和互联网还在,就一定会有人试图从粉丝经济中分一碗饭吃。再说了,从《军港之夜》到周杰伦,哪代人没有追过星呢?
所以,堵不如疏。要想避免名人崇拜综合症,一方面,必须学会把追星视作生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另一方面,必须给那些有正面意义的人物,如屠呦呦、楚尔·豪森等,更多的曝光。
具体如何做,恐怕就要诸位家长自行揣摩了。
参考文献
[1] 独家全数据解析:在微博主动公开恋情对#鹿... 来自新浪娱乐 - 微博[EB/OL]. [2017-10-13]. https://weibo.com/1642591402/Fq58qaCYt?refer_flag=1001030103_&type=comment#_rnd1507868848121.
[2] 孙天威, 杨志刚. 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策略[J]. 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2002(6): 21–23.
[3] DION K K. Young children’s stereotyping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3, 9(2): 183.
[4] 社会心理学[M]. 张智勇, 译等,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5] 亲密行为[M]. 何道宽, 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6] 王德芳, 余林. 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03): 462–467.
[7] 方建移. 受众准社会交往的心理学解读[J]. 国际新闻界, 2009(4): 50–53.
[8] GILES D C.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model for future research[J]. Media psychology, 2002, 4(3): 279–305.
[9] DERRICK J L等.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lf-discrepancies: Faux relationships have benefits for low self-esteem individuals[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8, 15(2): 261–280.
[10] 郭力平等. 拟社会互动在年幼儿童视频学习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12, 35(4): 882–888.
[11] 施皮茨尔. 数字痴呆化[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12] 2017中国名人收入榜发布 范冰冰成就自己的豪门|界面新闻[EB/OL]. [2017-10-19].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3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