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吗?原因可不是玩手机这么简单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噩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

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统计显示,中国有超过3成的人口出现过睡眠障碍。

四种主要睡眠障碍

1.入睡困难,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常常超过0.5-1小时,多与不良情绪及不良生活习惯,如焦虑、抑郁、睡前吃东西、喝浓茶等有关;

2.睡眠不实,时常觉醒,稍有一点轻微刺激,如声响便会醒来,再次入睡比较困难,多与心事较重有关;

3.晨醒过早,常在凌晨2-4时就醒来,之后再无睡意,多与抑郁症有关;

4.睡不醒即多睡,但醒后仍觉没睡够,昏昏沉沉,多与最近一段时间工作或学习紧张而造成的“睡眠剥夺”有关,一般为暂时性的。

睡得不好会发生什么?

充足的睡眠对于学习和注意力非常重要。当睡眠被剥夺时,我们无法关注大量的信息,也无法长期保持注意力。我们反应时间减慢,创造力减弱,在解决问题时也不太可能发现背后的线索。当你睡眠不足时,大脑会在你清醒的时候强迫自己关闭几秒钟。在这个“微睡眠”期间,你会持续几秒钟无意识状态而不自知。疲劳驾驶是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睡眠剥夺对大脑的影响和酒精一样严重。睡眠剥夺还会导致工作中出现致命的事故,这也是倒班工作的人所面临的问题。

睡眠对注意力的影响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如果孩子睡眠不足,他们在课堂上会异常活跃并且捣乱。一项研究发现,连续几天比平时少睡一小时就会对孩子在课堂上的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

研究睡眠剥夺对人类的长期影响非常困难,因为涉及到伦理问题,但是长期的睡眠紊乱被认为与多种大脑疾病相关,比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睡眠紊乱是这些疾病的原因还是症状。

总之,很多证据表明,健康的睡眠模式对于健康且功能良好的大脑非常重要。

尽管在入睡后大脑似乎“歇菜”了,但是它并不是不工作的。通过脑电活动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当你睡着时,大脑在两种模式中转换:快速眼动(REM)睡眠和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更多地发生在夜晚,它的特征是大量脑细胞的脑电活动节奏缓慢(每秒产生1至4次)。随着夜越来越深,我们的REM睡眠越来越多。在REM睡眠期间,我们常常会做生动的梦。此时大脑所展现出的模式与我们清醒时类似。

睡眠对于保持大脑的最优活动状态很重要,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睡眠模式可以反映出这种重要性。婴儿和孩子睡眠时间比成年人多得多,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发育,学习得更多,经常要面临新的状况。

在年纪大的时候,睡眠减少且更加碎片化。这可能反映出对睡眠需求降低(学得更少了),也可能表明随着衰老睡眠过程出问题了。

大脑也需要睡眠来做一些“家务”。最近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睡眠能够清理大脑在清醒时积累的毒素,其中某些毒素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在睡眠期间,脑细胞之间的空间增加,从而使得有毒的蛋白质被排出,以帮助我们远离神经退行性疾病。

新发现,睡得不好可能因为失眠基因在搞鬼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睡眠障碍或许和生物钟相关的一段基因突变有联系。在临床上医生一般把这种问题称为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一名睡眠有障碍的女性作为受试者,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里生活了14天。在观察她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她的整个睡眠周期比正常人晚了5到7个小时,并且睡眠也呈奇怪的碎片状,有时仅能小睡一会儿。在做进一步的检查后,研究人员发现了问题,她的大脑在产生可以诱导人体入睡的褪黑素时,比正常状态晚了5个多小时。而这个过程可能是因为与生物钟有关的一种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

这段基因发生突变后,这段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在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那两种与生物钟有关的蛋白。而这也导致患者的睡眠周期出现了障碍。

在遗传数据库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外39人的体内也存在这种突变,并且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入睡和起床时间都非常晚。研究人员认为,在众多被失眠困扰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那段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且,这种突变至少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

所以,晚睡的你,到底是因为一直玩手机,还是一不小心遗传到那段突变呢?

本文系科猫平台编创【新知】文章,内容整理自环球科学、中国生物技术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APP(SciMall)于今年5月25日上线,是中国科协为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智能、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社区,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社交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