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病毒病毒携带者在一起就会被传染吗?

由于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不足,不仅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也经常被大家避之不及,各种场合都会受到无情排斥,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是就不能过正常的生活?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一起是不是就一定会被传染呢?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即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但未出现乙肝症状,肝组织有病变但肝功能保持正常的患者。

乙肝携带者的来源:

1、母婴垂直传播:

若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若不采取预防措施则会导致婴儿被感染。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而无法清除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进入后利用婴儿肝细胞进行复制繁殖,并可长期避开免疫系统的清除,使患者不出现症状仅表现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2、婴儿期感染:

幼儿期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长期处于易感环境,或由于注射途径感染,导致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3、抵抗力较弱被感染:

体质较差免疫功能较弱,在接触乙肝病毒后,无法清除病毒,但未出现症状,处于机体和病毒共存状态,从而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4、慢性乙肝转化而来:

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由慢性乙肝患者转变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明确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1)输血: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血制品都会导致传染;

(2)注射:使用染有乙肝病毒的注射器、医疗器具也会引发感染;

(3)母婴:包括胎盘、分娩、哺乳等方式均可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4)密切生活接触:共用牙具刷牙、共用刀具刷脸,乙肝病毒均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进入。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处的注意点:

1、乙肝病毒无法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日常接触如共处一室、共同进餐都不会引发感染;

2、注意保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避免乙肝病毒通过伤口进入血液;

3、积极接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注意:

未出现症状不代表就是安全的,若体内的乙肝病毒不断复制繁殖,就会导致肝脏组织逐渐受损,甚至恶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对于肝功能正常、病毒DNA阴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可以不用治疗,只要平常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即可,而对于肝功能异常和/或病毒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则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再康网全文总结: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日常生活接触是没有问题的,安全起见,健康者应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动预防,同时在出现口腔疾病期间,避免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