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祭地之坛,皇帝在此三跪九叩,8天接待100万游客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不知道你是否也拜读过史铁生的这一篇散文?

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名气不大游客不多,却是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地方。著名作家史铁生就是在这里灵感大发,挥笔写下了自己的代表作——《我与地坛》。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的北京地坛,是“京城五坛”之中的第二大坛,占地面积达到37.4公顷,是目前国内现存唯一的、规模最大的祭地之坛。

根据历史记载,祭地之礼源远流长,古已有之。从公元1531年到公元1911年,明清两朝帝王曾经连续381年在北京地坛举行盛大的祭地典礼。

明清时期,每逢夏至之时地坛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就连贵为天子的皇帝都要亲自行“三跪九叩”之礼,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然而即便是如此神圣之地,在历史上也曾经备受屈辱。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一度攻占地坛,把神圣祭坛上的巨大砖石拆掉砌成炮台,瞄准了古老的北京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昔日庄严神圣的地坛如今变成了静谧的公园。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曾经创下在8天内接待100万游客记录的“地坛庙会”上,人们才有机会重睹当年皇帝祭祀的盛景。

每年深秋时节,地坛公园里的200余株银杏树枝叶泛黄,随风摇曳,和树下的广场舞大妈一同构成了“京城秋景”之一,让人心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