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磨人的慢性疼痛,甚至能改变基因

“疼痛”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但即便是当初引起疼痛的因素消失了,有的人会发现,疼痛仍然存在,并长年累月地“死扛”,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数据显示,全球成人慢性疼痛的平均发病率约为30%,这也意味着平均每10个成人中,就有3个被慢性疼痛困扰。慢性疼痛会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伤害,让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慢性疼痛太磨人

如果疼了1个月以上仍不见缓解,就属于慢性疼痛。不少人以为疼是疾病导致的并发症,有病肯定就会痛,病好了自然就不痛了。这种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现代疼痛医学研究发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会导致人体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植物神经紊乱等改变。严重时还可导致“中枢敏化”,也就是俗话说的“把脑子疼坏了”,即使没有外在刺激,大脑也有疼痛记忆,会感觉疼痛难耐,或耐痛力下降。

疼痛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有些人疼得满地打滚、用头撞墙;有些人每小时都要忍受2~3次疼痛侵袭;有些人只能躺在床上,无法下地;有些人疼得整夜睡不着觉……疼痛让他们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感觉生活无望。而与之并存的,是很多人对慢性疼痛的认识度有待提高。

慢性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种类非常之多,表现也各异。大体上看,慢性疼痛可分为三大类。

1.颈肩腰腿痛。这是最常见的疼痛,主要包括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骨关节炎多折磨中老年人,常因劳损、退化引起。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70%~80%。年轻人则常被颈椎病、肩周炎等困扰。

2.神经病理性疼痛。这几乎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疼起来要命”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它指的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疾病所直接引起的疼痛,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自发痛,也可能是轻轻碰一下就能痛一周的“痛觉过敏”,甚至是连穿衣服都会痛得受不了的“痛觉超敏”。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不是单纯的疼,它对生活的影响往往是多维的,很多人因此睡不好吃不好,焦虑抑郁。

3.癌痛。癌症已是常见病,数据显示,在新发癌症病人中,约有1/4伴有癌痛,75%的终末期癌症患者会被癌痛折磨。目前,“抗癌”+“抗痛”已成为国际肿瘤治疗界的主流,研究发现,这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让癌症患者走得更远更好。

疼痛甚至会改变基因

当疼痛出现的时候,它并不仅仅让受影响的身体部位疼痛。慢性疼痛会让人们很难进行思考,同时还会导致抑郁等状况,跟身边的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疼痛甚至可以改变大脑和免疫系统基因的证据。

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中风研究所估计,目前有超过 1 亿美国人患有慢性疼痛。尽管人们对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以及它的毁灭性后果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这种疾病仍然不是非常了解。

参与这项最新研究的工作人员想要知道的是,慢性疼痛是否会对人体产生跟遗传基因方面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们对健康老鼠和受过神经损伤的老鼠的大脑以及白细胞内的基因进行了研究。据了解,研究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一种被称为甲基的化学物质,并对它进行了追踪。这种化学物质通常被认为是基因表达变化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研究人员希望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一些被慢性疼痛改变的基因,结果他们发现了一大堆。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被改变的基因中有很多都跟大脑中控制认知、抑郁以及焦虑等方面的区域有关。Moshe Szyf 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说:“我们发现,慢性疼痛所改变的基因不仅仅是存在于大脑中,有一部分还出现在 T 细胞中,这是一种对人体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白细胞。”

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慢性疼痛会对身体的其他重要部位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比如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出现慢性疼痛,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实验目前只以老鼠为研究对象,而没有在人类身上进行过实验。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认这些结果是否正确,并且对人类体验到的慢性疼痛进行探讨。

应对策略很重要

凡经内科用药或外科手术不能解决的疼痛、手术后未能缓解的疼痛、癌痛、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以及顽固性神经痛,应首选疼痛科治疗。通过疼痛科专业系统的治疗,可实现九成镇痛效果,且疼痛复发几率很低。目前,我院还没有疼痛科,您可以先选择理疗科。

2010年“世界疼痛日”期间公布的一项亚洲首个针对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用药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0%的慢性疼痛患者都在自行使用止痛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出现疼痛、感冒等不适症状时会自行买药治疗,最常买的药物就是止痛药。

WHO对于止痛总的原则是“给患者更多的益处,不能带来更多的痛苦”。疼痛用药的四个目的和原则是:1、达到最大限度的止痛效果;2、最小的副作用;3、实现最大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4、恢复最高的生活质量。美国医师协会建议使用非甾类抗炎药(如芬必得等)进行治疗,不仅起效迅速、疗效好,而且安全性记录好,其中缓释剂型可持续止痛12小时。但是,关键取决于医生对于非甾类抗炎药合理选用。

对于轻微的头痛、牙痛、感冒全身酸痛等,明确原因后,可以自己购买相应的解热镇痛药。但如果连服3天后,没能有效缓解疼痛,就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轻微疼痛还可以选择外用药,如传统外敷的膏药以及止痛贴膏。外用药经表皮吸收,对脏器的影响较小。国内著名风湿病学家栗占国教授指出:当颈肩腰背痛,急性扭拉伤、手、膝等骨关节炎患者发生疼痛时,应该首先考虑“扶他林乳胶剂”等非处方外用抗炎镇痛药物。从技术上讲,外用止痛药与口服止痛药效果相当,但凭借其直达患处、快速起效和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等优势,外用止痛药在国外有较高的使用率。在使用上,应该遵循“足量、足次、足疗程”的原则,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单纯服药效果不好或对药品产生依赖性的患者,可以同时采用物理治疗和神经阻滞治疗等。

如果慢性顽固性疼痛仍不能改善,可以选择微创疗法------影像学介入微创性神经治疗。影像学和电生理引导介入技术是治疗神经痛的一项新技术,即参照靶区的电生理反应、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进行选择性、毁损性神经阻滞或精确病灶治疗,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脊髓电刺激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缓解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该治疗系统的外观和工作原理类似心脏起搏器,但它是一种遥控的止痛技术。也就是通过微创技术在人体的椎管内放置电极,利用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到不了大脑,病人就感觉不到疼痛,取而代之是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从而减轻和缓解疼痛。由于可以避免药物镇痛带来的其他副作用,因此也被誉为“绿色疗法”。

对慢性颈肩腰腿痛患者来说,除了合理治疗外,还必须重视相关的日常保健,患者可以在工作间歇和业余时间对颈肩腰背等部位进行简单有效的锻炼,并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工作姿态和生活习惯。

本文由科猫平台编创,内容整理自央广网、医学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APP(SciMall)于今年5月25日上线,是中国科协为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智能、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社区,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社交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