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90后环卫工韩一鸣火了,从这首诗中看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最帅“90后”环卫工韩一鸣火了,不知道经常看新闻的小伙伴是否还记得那个在酷暑天为游客找手机的环卫工小伙?曾经他顶着炎炎烈日在众多在常人看起来十分脏的垃圾袋里寻找被调成静音的手机,如今,他幸运地娶了一个美丽绰约的女大学生。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着很多像他一样的环卫工人,他们不辞劳苦,本着赤诚的精神与奉献的意识,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尽管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对那些比如是“环卫工”等的职业存在偏见,认为其不具有专业性,不是体面的职业,整日与垃圾接触,非常肮脏,但其实每一个职业都应该被尊重,被理解,我们不能因为世俗观念而否定一些职业的光荣性,因为每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地方,假如没有辛勤劳动的环卫工,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得有多脏,这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像韩一鸣一样的勤劳的环卫工,我们的城市才会这么整洁如新,娟然如拭。

职业因为着本身的各自的属性,所以能够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那种职业歧视的现象确实存在着,比如韩愈的师说里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从一个侧面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一些自命清高的士大夫就看不起百工,其实这是十分可悲的。

那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生活生产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白居易《观刈麦》

白居易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当时农民艰苦卓绝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一个“人倍忙”表现了当时农民耕种时期的忙碌。他们辛苦耕耘,努力付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细致真实的描写反映农民耕种时全身心的付出,其实他们在这种状态下才是最美的,因为他们身上处处表现了劳动的价值与人性的光辉。

当时也没有技术非常完备的设施,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人工,一步又一步,锄头来回之间是一个十分卖力的动作,阳刚之美尽显在其中。“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里通过一些交流的语言,来反映了当时他们的生活现状,除了受到残酷的封建制度的无情压迫和沉重的地主赋税的深重打压,他们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制约与影响,被上层人士所歧视,被统治阶级锁驱使。“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作者在反思着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因为他冲破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在同情广大劳动群众的同时,也在尊重他们的劳动。

其实,为了城市的美好明天与进步发展,我们应该能够尊重每一份职业,尊重其劳动的重要价值与社会意义,从理解一点一滴的小劳动开始,不应该对那些职业存在偏见或者是歧视,因为每一个社会上存在着的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