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海战里的夜间军舰杀手:日本海军九三式氧气鱼雷传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所引人注目的不单是大和级超级战列舰的无双巨炮,还有其凶狠勇猛的水雷战队(鱼类舰队)。在所罗门海域的夜晚,日本海军轻巡洋舰和特型驱逐舰组成的水雷战队屡屡为美军造成极大的损失,并且在夜战后可以全身而退。日本海军水雷战队的凶悍不但得益于日本海军对夜战的重视,更得益于日本海军的一件特色兵器,这就是九三式氧气鱼雷。日军将其称之为酸素鱼雷,盟军则更习惯称其为长矛鱼雷。

▲九三式氧气鱼雷

九三式氧气鱼雷的研发还是要从华盛顿条约讲起,海军假日暂时让列强的海军在吨位上保持了均势,但是对现状不满的日本海军依旧苦苦追寻着如何以美国海军总吨位百分之六十迎战美国海军。为了能以六成于美国海军的实力完成传统的对美七成论的任务,日本海军可谓是费尽心思。日本海军根据对马海战的经验,认为面对袭来的强大敌军舰队较好的办法就是秋山真之的渐减迎击战术,削弱这支舰队后再发起有利决战一锤定音。这就促成了日本海军对美作战设想,那就是九段渐减。在这个计划中,驱逐舰和水雷艇的夜袭将占到较大的比重,持续的夜战会让敌军士兵疲惫不堪,在夜战中敌人的大型舰艇将是水雷战队最好的猎物。因而日本海军的水雷战队急需一个强大的鱼雷。

日本海军在鱼雷上的想法在列强中也是较为领先的,日本海军将鱼雷的主要杀伤点在了针对战舰水线以下部分的毁伤上,这在列强中也是较早提出这个思路的。为日本海军九段渐减构想而设计出的特型驱逐舰问世后,不但设计师藤本喜久雄一夜成名,日本海军对鱼雷的渴求也到了一个新的地步。这就促使了日本海军在新型鱼雷的研究上十分上心。要增大鱼雷的威力,无非就是从两个角度下手,一个是增大鱼雷的射程,一个就是增大爆炸的威力。问题在于如果鱼雷塞入的燃料和炸药过多,鱼雷的体积自然也就随之增加,巨无霸鱼雷反倒难以使用。还有一种提升射程的办法就是改善鱼雷燃料的燃烧率,纯氧做助燃剂自然效果拔群,但是鱼雷狭小的燃烧室如果注入纯氧,那基本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瞬间爆炸。这个问题几乎难倒了所有的鱼雷专家,频发的爆炸事故劝退了所有人,人们都认为氧气鱼雷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日本海军并没有放弃。

▲九三式氧气鱼雷的潜艇版——九五式氧气鱼雷

让日本海军死磕这个课题的主要还是日本海军对鱼雷的变态要求,日本海军希望能有一款射程能达到20000到25000米的鱼雷,这个射程是日本海军主力舰炮战的理想距离。另外,氧气鱼雷燃烧后排出的二氧化碳因为可以溶于水,所以氧气鱼雷的轨迹难以看清,这一隐蔽性上的优势诱惑着日本海军死磕氧气鱼雷的研发。日本海军很快在实验中发现,一开始就使用纯氧做助燃是必然会爆炸的,但是如果在燃料燃烧中再加入纯氧则不会爆炸,就这样爆炸的问题解决了。日本海军为氧气罐旁边加装了一个小型启动燃烧室,起先是空气和煤油燃烧,当燃烧后逐渐吹入纯氧,最终达到纯氧和燃料的燃烧。

九三式氧气鱼雷全长9m,直径61cm,全长近三分之一被用于纯氧和燃料燃烧的第二空气室。当时为了保密,整个日本海军内部禁止称呼氧气,代号是第二空气。

▲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内部构造

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威力不可谓不大。在塔萨法隆格海战中,美军巡洋舰猝不及防之下就吃了大亏。美军以4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阻截日军田中赖三的8艘驱逐舰组成的输送部队,扔下补给的田中部队以九三式氧气鱼雷痛击美军,日军付出了1艘驱逐舰的沉没,而美军则被击沉1艘重巡洋舰,大破3艘重巡洋舰。

▲塔萨法隆格海战中被氧气鱼雷炸掉舰艏的美军重巡洋舰明尼阿波利斯号

但是九三式氧气鱼雷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因为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1942年6月-7月,第八潜水舰队发射48枚鱼雷,正常爆炸的是12枚,正常爆炸率为四分之一,过早爆炸的有19枚,过早爆炸率为39.6%,另外跳出水面6枚,偏航9枚,偏航并跳出水面的2枚。日本海军寄予厚望的超长射距也被证明是无用之举。因为当敌人的舰队在高速行驶中的时候,超距离射击能击中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泗水海战中就闹出来过鱼雷无情把己方陆军大将今村均送进海里的壮举。

在实际战场上,长距离射击也没用过几次,日本海军整个太平洋战争打下来也就发射了188发10000米外射击的鱼雷,实际取得命中的仅仅4发。按照日本海军的预计在25-20km的距离上发射鱼雷且鱼雷能达到52节的话,需要11分钟鱼雷才能击中目标,而11分钟内敌军舰队转向或者变速的可能性都有,这样一来计算的提前量并没有多少帮助。

随着太平洋战争逐渐激烈,航空兵已经证明了其霸主的地位,这样一来水面舰艇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在这之后,狗急跳墙的日本海军干脆大量生产人操鱼雷——回天,这种以人操控鱼雷撞上美军舰船的自杀兵器被大量生产,但其取得的战果也颇为有限。最终,随着日本的战败,日本海军曾经寄予厚望的九三式鱼雷也进入了历史。

▲岛风号驱逐舰

▲臭名昭著的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