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一带一路”讲好科学故事

作者:苗若玖

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的顶层战略,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眼光,审视发生在这“一带一路”上的无数科学故事。它们曾经见证了不同文化圈之间跨越数个世纪的活跃交流;如今,它们又成为激发一段科学传播涟漪的种子。依托“一带一路”的建设,讲好沉淀其上的科学故事,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启迪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团结一心。

“一带一路”沉淀科学故事

80多年前,当雨果·巴林为美国洛杉矶的格里菲斯天文台绘制科学史壁画的时候,他一定从亚欧大陆上诸多科技传播的故事中收获了灵感。在圆厅顶部环绕着傅科摆排列的8幅壁画上,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属于东方的元素:古埃及的几何学曾被古希腊人所承袭,这些学术成就又被阿拉伯人保留下来,最终回传欧洲;11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扎切尔编制了一种表格,用以展示行星运动的轨迹,并且能够预测日食和月食;帖木尔帝国撒马尔罕统治者米尔扎·兀鲁伯,在15世纪上半叶创建了中亚最大的天文台……

如果在地图上标记这些故事发生的地点,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位于丝绸之路的沿线。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商道,丝绸之路,还有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传播了商品,也传播了科技知识与人们对这些知识的思考。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或许是纸张、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的传播。它们一路向西传遍欧亚大陆,最终重塑了欧洲文明的形态,也开启了地理大发现和全球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传入中国的知识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中东与欧洲的历法陆续传入,对时间的把控在一次次测量与争论中变得越发精确;全新的作物在新的土地上扎根,使每一餐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及至近代,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也是由此传入,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古往今来,技术、知识与学术理念的交流,在这“一带一路”上从未沉寂。循着丝绸之路的驼铃,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帆影,我们可以采撷到不少科学故事的宝珠。

因此,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的顶层战略,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沉淀在“一带一路”上的无数科学故事。对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来说,这些故事见证了人类智慧传播的历程,还有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渴望。它们虽然在史书中着墨不多,却更为稳健地塑造着人类的文明。蕴含在这些故事中的正能量,如今看来便是珍贵的财富。

诠释科学故事“借古喻今”

但我们应当如何“激活”这笔财富呢?很显然,想要在今天讲好这些科学故事,并不只是简单的重温历史,而是要梳理出传承的缘起与脉络,并且用新的眼光加以诠释。只有这样,今天的人们才有可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借鉴,从而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出良好的开局。

一个70年前发生在英法两国之间的案例,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参考。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仅仅两年,欧洲尚是满目疮痍。位于巴黎的世界第一座科学中心,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让·巴蒂斯特·佩兰创立的“发现宫”,推出了它的第一个面向外国参观者的特展。在这年春天的7个星期里,闻名世界的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成为这场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展览的主角。

为什么发现宫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讲述巴斯德的故事?站在70年后的今天回望,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品读出其中借古喻今的意味:在巴斯德生活的时代,英法两国正在为全球利益而争斗;但科学家内心造福人类的理想,超越了国家之间的政治纷争,乐于接纳异国同行发现的真理。这场展览的焦点之一,便是巴斯德的工作与英国医学界千丝万缕的联系。巴斯德曾经借鉴英国免疫学家、牛痘疫苗发明者和推广者爱德华·金纳的成功经验,完成了对狂犬疫苗的研究;巴斯德的微生物研究成果,又启迪了同时代的英国外科手术专家约瑟夫·李斯特,使他引入消毒流程,大幅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正是这些科学大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才使得千千万万的人得以摆脱病痛的折磨。

对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来说,重温科学大家为人类福祉而协作,乃至隔空“神交”的故事,成为消解仇恨与弥合分歧的起点,最终收获了今天的繁荣。既然如此,那些发生在“一带一路”上的科学故事,特别是跨越文化圈的学术交流,为什么不能按照同样的思路加以诠释呢?无论是四大发明的传播,还是明末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学术合作,乃至20世纪上半叶古生物学在欧洲与中国之间的传承,都值得用全新的视角加以审视和解读。对于科技类博物馆,特别是科技工业博物馆来说,这就意味着丰富而又鲜活的展览素材。

促进交流传递思想火花

“一带一路”并不仅仅是一项全新的经济建设计划;它也同样为思想的传播与碰撞开启了更为宽阔的渠道。

事实上,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早已见证了沿途不同文化圈之间的观念交流与碰撞。比如说,在怀表出现之前,16世纪的欧洲人已经使用地平式日晷作为便携式的计时工具,使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查看时间;而在同时代的中国,被固定在建筑物前面的日晷,反映出观测天象和授时都是政府的专利,甚至普通人“夜观天象”会被认为有谋逆之嫌。两件简单的器物背后,却是两个文化圈看待天空和时间的不同态度。

西洋绘画与中国画对事物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文化圈之间观念差异的反映。西洋绘画参考了光学研究的成果,发展出“焦点透视法”,画家严守一个特定的视点,使画作中的景物近大远小,和人眼实际看到的一样。而中国画采用“散点透视法”,可以将焦点透视表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使画作更符合人们心理的真实。

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不同文化圈之间观念差异的窗口。隐藏在器物背后的看待世界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个文明的走向。对这些差异的关注与解读,会衍生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研究课题。如果仔细比对中国与阿拉伯、印度或是西欧的科技发展的脉络,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勾勒欧亚大陆的文明史,并且探讨各个文明的得失。

信息时代的技术赋予了我们远比古人更高的交流效率,这使我们有可能迅速了解到远方同行传播科学的新理念,看待科学史与科学发展的新视角,乃至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预判。藉由“一带一路”的契机,我们将会领略到更多思想火花的碰撞和新观念的交流,以及由此孕育的全新科学故事。

来源:《今日科苑》杂志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APP(SciMall)于今年5月25日上线,是中国科协为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智能、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社区,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社交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