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靠祖宗基业享尽荣华富贵,后来让他们自食其力,结果成乞丐

在古代,每逢遇上改朝换代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新兴的特权阶级。这其中又以蒙古人统治时期的元朝和满人统治时期的清朝,受惠阶层最为广泛。元朝将天下百姓划分成了四等,蒙古人属于第一等。而满清则是旗人的天下,凡是八旗子弟,均可以享受诸多特权,比如可以不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即可定期领取朝廷给他们发放的钱粮。


当然,旗人也并非是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他们家家户户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不过,清朝自从完成开国创业之后,八旗兵的战斗力每况愈下。几代人后,这些八旗兵丁大多沦为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而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旗人的脸面,不得不继续拨出大量银子,来供养这些人,从而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旗人靠着祖宗基业,天天享荣华富贵的好日子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由于多数旗人在过去都没干过什么活,手上没掌握谋生技能。因此,当他们被历史的车轮拖进新时代后,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一开始,旗人的生活还没有变的特别困难。但他们端着过去的架子不肯放下,高不成,低不就。时间一久,家里的老本吃光,日子就变得非常窘迫。


当时旗人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原来的王宫显贵,他们在过去积累了不少财富,所以还可以通过吃老本来度日,但由于过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加上放不下面子,往往硬着头皮维持原来的那种生活水准。没几年下来,入不敷出,很快就破落了。民初的报纸上,经常会看到“世子王孙倒毙城门洞,郡主命妇坠入烟花院”的时闻。

康熙皇帝六世孙载泽是晚清重要的宗室大臣,但清亡后迅速变穷,最后在穷困落魄中郁郁而终;乾隆六世孙毓朗,光绪年间袭贝勒爵位,担任过步军统领、军机大臣等要职,算是皇亲国戚中的上层。清亡不过十年,他就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溥涧,家产吃光后,只能通过卖画为生(不过因祸得福,后来成为了画家);庆亲王奕劻曾经富可敌国,可他去世后不久,家产就被子孙给败给了,其中一个孙子甚至落魄到成为乞丐,在街头捡破烂。

这些皇亲国戚中有不少人都曾写信向居住在天津的末代皇帝溥仪求助,刚开始溥仪也资助了一些人。可是后来求助的人越来越多,溥仪也帮不过来,因此索性就都不管了。


第二类是在清末时期就开始经营生意的。这些人可以通过买卖赚钱,所以在旗人中算是景况最佳的。

第三类是靠出卖劳力为生的。这些人多数在原来就是旗人中的底层阶级,因此他们更容易放下面子,去从事体力活,比如拉洋车。虽然生活艰辛,但还是可以通过劳动赚钱,养家糊口。

第四类是习惯好吃懒做不愿出来通过劳动糊口的,或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这类旗人相当多,他们不愿出来干活,觉得有伤体面,可又没其他收入来源。结果就是越混越差,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迫不得已向出去找活干,可是连最苦最累的工作都早被人抢光了。这些人的结局往往最惨,甚至不乏在贫困交加中饿死的。


民初时期的北京城里,到处可以看到出身高贵的旗人在从事各种并不算很体面的工作。男的在拉洋车,他们的妻子成为新兴富人家的女佣。最可怜的是一些旗人家的姑娘,她们为了生存,被迫沦落到烟花巷中,出卖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