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印度苦行僧的刺盾与施莱邦武术竟有三千年历史?

刺盾maduvu(泰米尔语: ???????;;马拉塔语:: madhu, 印地语: singhauta))是一种印度传统武器,由于早期主要使用鹿角(Maan Kombu)制作而得名。

在古代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苦行僧(Fakirs)不允许携带常规武器。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在鹿角或羚羊角上安装一个手柄,平时作为拐杖使用,危险时刻可以作为自卫武器,后来演变成了刺盾。

苦行僧(法尔基Fakirs)是南亚次大陆一种特殊的人群,名称源自于印地语faqr(阿拉伯语:???,“贫困”),意为只要信仰神就可以自给自足。他们承担了贫穷和崇拜的誓言,放弃了所有的关系和财产。苦行僧的特点是他们对神的执迷和禁欲主义,源自于伊斯兰早期的苏菲主义。因此Fakirs一词可以指中东和南亚的穆斯林苏菲禁欲主义者,同时也被错误的形容与之类似的印度教和佛教禁欲主义者(例如瑜伽士yogis,上师gurus等)。这主要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时代大征服时期。

典型刺盾通常由两个相反方向的鹿角或羚羊角组成,两个角通过作为手柄的横杆,后来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在角外侧手柄位置装一块皮革或金属制圆盾作为屏障,形成了现在的刺盾样式,不过还有许多人为了操作方便喜欢不加护盾的形态。

在逐渐发展中,刺盾已不再是原来苦行僧的自卫工具,而成了勇敢者的武器。因为两边都有尖端对自己和对敌人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刺盾只有高手才可以驾驭,普通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使自己受伤。另外有着优质的鹿角以及华丽装饰盾面的刺盾,也成为了贵族和富人的收藏品。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刺盾完全由金属制成,并交给最伟大的战士使用。由于印度现行法律禁止猎取鹿或羚羊来获得鹿角和羚羊角,传统的刺盾制作工艺已经逐渐消亡。

▲全金属制刺盾

刺盾从形制上来看更像是双刃或三刃剑,但刺盾基本上还是被作为防御武器使用,要求使用者保持低于对手的防御姿态,减少身体面积,从而减小被攻击的概率。而且要积极化解对方的进攻,抓住机会进行反攻,像使用短剑一般将刺盾的刺端刺向对手。

刺盾的这种攻防兼备的作战方式,作为南印度传统武技施莱邦(Silambam)的一部分流传至今,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竞技运动,但核心精神依旧是以防御为主,并伺机进行反击。

施莱邦(Silambam,泰米尔语: ????????)是一种起源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持械武术,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同南印度的卡拉里帕亚特Kalaripayattu武术一样,是印度的瑰宝。“Silambam”这个词是指一个山,也可以是一个声音(如动词)。当施莱邦武装正在战斗时,武器就会发出声音。这可能是它被命名为“Silambam”的原因。施莱邦的主要武器是竹棍,具体长短取决于武者的身高,理想情况下是从头部向下三指,类似于中国传统的齐眉棍,同时也演化出了双手持短棍。除刺盾外,施莱邦武术还引入了北印度的拳剑、南印度软剑及印度弯刀等其他特色鲜明的武器。

刺盾的训练非常严格,需要持盾方单持或者双持刺盾,抵御所有对他的进攻,以训练防御能力和反应能力。由于刺盾有两个以上的尖端,危险性极大,在训练中通常使用护具替代。

使用刺盾战斗之前,双方首先要相互表示尊敬,这也是施莱邦的基本要求之一。与刺盾进行战斗的通常不是刺盾,而是施莱邦长棍,双短棍(sedi kuchi或 muchchaan)。与短、长棍对打有100种以上的技术,主要是打击和锁定技术。

▲刺盾的替代护具

刺盾战斗表演的现场,通常会以刺盾方接受对方的进攻开始。这是展示刺盾方的勇敢、防御技能,以及敏捷且准确的躲避攻击的技能。战斗最后往往是通过反击锁定或解除对手的武装,以及通过突然袭击击倒对方而结束。反击阶段,刺盾方需要有很好的精度,良好的时间感,和谨慎地结束最后的行动以阻止他的对手逃脱。

此外,还有更具表演性质的、被称为“Puli Attam ”的战斗,要求使用刺盾的人身穿像老虎一样的衣服,抵御两个以上施莱邦长棍的进攻。这样的战斗只有在重大活动或者节日庆典时期才会举行。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米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