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现代文化的产物,直到1895年,英语词典里才首次出现midlife这个词。工业革命、现代医疗技术、政府官僚还有媒体和广告都是促使中年诞生的重要因素。
在某种程度上,统计学上对中年的年龄定义对特定个人毫无意义。它的意义远远比不上你自己的个人生命旅途,你的孩子多大了,你的父母是否健在,你的事业发展如何。总之,中年更多的是个人体验,依赖你怎么看待自己,是感觉自己就像20岁,还是觉得同学会上所有人看起来都已经老态龙钟?
中年不但难以定义,其实也并非一直存在。对此《纽约时报》文化记者帕特里夏·肖恩深有感触,她在39岁时结婚,40岁怀孕,同时事业进入了高峰期。之前的人很难想象进入中年之后还在给孩子换尿布,或者照顾上幼儿园的孩子。鲜明的对比促使肖恩开始思考中年的意义。
肖恩发现,莎士比亚在他的人生7个阶段中没有提到过中年。过去兴起衰落的所有伟大文明中也没有产生过中年的概念。在新书《我们的壮年:中年的发明》中,肖恩告诉我们,中年是成年和老年之间一个相对新的阶段,只存在于现代人的意识结构中。中年是现代文化的产物,直到1895年,英语词典里才首次出现midlife这个词。肖恩认为,工业革命、现代医疗技术、政府官僚还有媒体和广告都是促使中年诞生的重要因素。
工业革命之后的诞生
几个因素共同划出了中年的分界线,首先是医疗条件的发展。在过去两个多世纪里,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得到大幅延长。以美国为例,在1800年,一个常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到了1900年,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到47岁;1950年,人平均能活到68岁;现在,人平均能活到78岁。
在1800年,平均每个女人生7个孩子,用17年的时间来怀孕和生育,一半孩子在15岁之前夭折。但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死亡率直线下降,到1900年,平均每个女人只有3个孩子。因此,女人进入40~45岁之后,她的家庭职责基本完成,最小的孩子也离家独立了。未来的人生还有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而这时她仍享有健康和活力,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此从1890年到1920年是美国历史上的进步主义时代,当时中年女人成了社会改革和妇女参政运动的主要力量。
其次,在1900年之前,85%的美国人生活在乡村,人们一起收割庄稼,分享狭小的房间,乡村课堂上各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而跳舞和上教堂等社交活动也是不分年龄层的。年龄还不是个人身份的基本要素,像婚姻、成为父母和失去行动能力才能给生命留下阶段性的标志。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的发展,学生们开始按照年龄分成年级了,政府机构也开始按年龄来划分人群,招工启事开始对年龄有明确要求,俱乐部和各种组织也都是相同年龄段的人组成了。到了1900年,美国人口统计局开始记录人们确切的出生日期,而不是把人们按10年分成一组。美国变成了一个每个人都确切知道自己多大的国家。
同时,于19世纪中叶在英、美国家建立的近现代退休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制度和年金制度覆盖到整个社会大部分人群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在20世纪的头30年里,美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岁,对年纪的清晰认识以及更长更健康的退休生活,共同促进了“中年”概念的诞生。
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中年还不算流行。middle age这个词偶尔会从杂志上蹦出来,但是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相比之下,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G. Stanley Hall)在1904年的书中详尽讨论的“青春期”成了学术研究和公众话题的焦点。
直到1950年,美国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儿童和社会》发表之后,“中年”的概念才再次得到突破。埃里克森创造了与以往不同的人生阶段地图,他认为人生分为8个阶段。其中包括中年“middle adulthood ”,这个阶段是通过传承来定义的,埃里克森认为中年人在照顾孩子、指导年轻人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中年危机的研究
“中年”概念诞生后,开始人们对这个阶段感到的不是轻松,而是恐慌。“中年危机”的概念开始慢慢植入人们的脑海:一方面是因为中年对女人来说像是福音,对男人则未必,起码对蓝领工人来说,中年不是什么好事。在工业社会,工人是根据性别和年龄来划分的,劳动力市场看重的是力量和速度。工业革命之前,在地里干农活,可以从小孩一直工作到老,但是工厂的工作真正看重的是速度,这需要年轻工人。过了40岁的蓝领工人发现,他们对工厂来已经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而对于步入中年的女性来说,从几十年辛勤的工作后,突然重获充分的时间也令她们无所适从,同时失去的容貌和年轻时的心态也让她们焦虑,不知如何去打发时光,重建自我定义并继续下半生的生活。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埃利奥特·贾克斯在《国际心理学杂志》上首次发表了有关中年危机的文章,贾克斯认为,人到了中年(40~55岁)开始清醒认识到死亡的存在与不可回避性,死亡意识把一切生活与追求变得无意义,并激发了一种强烈的内在焦虑与恐慌。中年人的自我感、生命的信任、价值、信念会产生一系列瓦解。还有研究者提出失落的价值感让中年显得晦暗不明;空巢综合征,大多数父母因为儿女的离去而感到不适;习惯了热闹大家庭的夫妻在两人生活中会产生更多矛盾,因此中年时期离婚率上升;男人会为了更年轻的女孩而抛弃他们的中年伴侣……
“中年”变成一个令人恐慌的概念。为了解决这样的危机,35岁到50岁之间的男性会通过一些方式来减轻他们的存在性焦虑症,比如选择小型但是有力的跑车,骑大又颠簸的摩托车,或者尝试一下网络约会,这能让他们暂时忘记自己挺起的小肚子。
到了19世纪70年代,发展心理学提出的中年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中年成了人生中更加年轻,充满潜力的阶段。心理学界提出了成年期发展(Adult development)的观念,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个时期意味着成长和改变,中年的这层含义成了心理学的新时尚。
1976年学者盖尔·希伊(GailSheehy)的《人生变迁》( Passages)一书成了最畅销的书,这本书探讨成人生命各个阶段的发展。而他的《新中年主张》荣登全美畅销书排行榜,并让中年成了流行语。20世纪80年代,麦克阿瑟基金会资助了大量有关生命阶段理论的研究,从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和神学家角度对人生阶段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划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以后,诸多男女性时尚生活志杂志都喜欢把关于中年如何度过,如何平衡心态的内容做成专题,给中年一个合理的定位,引导它们的读者走出对中年危机的恐慌,而更充实地度过中年。
年轻崇拜
中年的流行化和消费化,是伴随着另一股潮流而起——年轻的复兴。在世纪之交,报纸杂志、电影、摄影和广告,洪水般涌现,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让人们的自我感觉集中于脸蛋和身体。这股视觉冲击波在人们的观念上建立起了对年轻和美丽顶礼膜拜的神殿。
不管是流行文化还是高雅文化都崇尚年轻人的美丽和活力。对此好莱坞的影响功不可没。好莱坞影星克拉拉·鲍塑造了新的女性吸引力。1927年她在影片《It》中扮演了火辣个性的女主角,随后成为好莱坞史上第一个打上性感标记的女星。1906年,美国流行去除眼袋,整容手术进入了新时代,当时的医生宣布“岁月的痕迹必须消除”。到了1920年,整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纽约的一些报纸追求热点,举行了一系列的“原装女大赛”,而且如果一个女人说自己极其需要整容的话,还将得到免费整容机会。
商家和广告业促使人们相信,“你看起来多老,比你实际上多大重要的多”,这也正是1923年一款化妆品的广告词。仿佛被注射了大剂量的虚荣,人们的行为变得失去理智,愚蠢而盲目。女人们开始尝试各种烫头方法,而她们的丈夫则为了返老还童而去移植睾丸。
科学家通过“让人保持青春的实验”也参与到年轻复兴运动中来。事情是从1918年开始的,某位医生把一个被处决的年轻犯人的睾丸移植到了一个60岁的人身上,结果,实验没有产生任何梦想的效果。不过不要紧,不久之后,一个俄国外科医生来到美国,他声称已经成功把猴子的睾丸移植到已经失去性欲的男人身上。随后大量人群涌向他的讲座。这场戏剧的最后,维也纳内分泌学家尤金·斯坦纳奇,为焦虑的男人提供输精管结扎术,按照斯坦纳奇提出的假设,输精管被结扎后,性腺的分泌输出停止,随后会出现性激素在体内蓄积的情况,从而能够使男人返老还童。对此深信不疑的有叶芝和弗洛伊德。斯坦纳奇还帮助女人休养生息,他用X光照射女人的卵巢,他认为这样可以恢复青春。
一个比老年年轻的中年最为人们所期待,也在商业的需求下呼之欲出。
在今天,美国的中年人拥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权力。二战后婴儿潮一代的人已经55岁以上了,他们的人数有3500万,每年的花销超过18亿美元。他们的车、家电、旅行、饮食、美容和化妆品比18岁~49岁的人要奢华得多。因此很多商家把人口统计学上的中年人当成了焦点。
化妆品、外科整容业把中年变成了一种需要治愈的疾病。商家还同时推动一种神话“美妙的50岁”,好像50岁的人还可以美丽精力充沛如同年轻人。好莱坞继续造梦,在美剧《欲望都市》中萨曼莎庆祝了她50岁的生日。而这位事业有成、性欲旺盛的女人依然美若年轻时的梦露。时尚是另一种压力,女人们个个想要骨瘦如柴, 中年女人也想这样,于是最近几年厌食症在中年女人中大为流行。
中年就是这样的悖论,年轻的时候你决不想进入,当你变老了却又不想离开。但是现在研究发现,中年危机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存在,反而人们在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的时候更可能经历与中年类似的危机——称作“四分之一人生危机”,更多人反而十分享受中年——很多人把中年看作是最幸福的阶段。几项调查发现,虽然幸福感在40岁之后下降,但是人们在50岁的时候开始对生活重新满意起来。事实证明,态度决定年龄,如果你相信自己在中年能够更健康,就会更健康。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对深刻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者:栗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