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科学家写给未来的信|致星空和海洋:30年后,我会离你更近

编者按:

“未来亲启”的最后两封信,寄给30年后的星空和海洋。

对人类科考而言,登天和下海一样困难。没有鹦鹉螺号和千年隼,我们该如何接近那片深蓝的未知?“中国最擅长制造望远镜的人”崔向群和中科院海洋研究专家潘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两位科学家写给星星和大海的“情书”,由“叶文洁”扮演者张静初和12岁铁杆科幻迷熊子嘉念给你听。


写信人:崔向群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负责研制成功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朗读者:张静初

演员,《三体》电影中叶文洁的扮演者

100米,100万米,100亿光年,黄铜凸透镜进化到哈勃望远镜,面对天空,我们永远嫌自己站得不够高。

中国科学家的下一目标是南极。在建中的2.5米昆仑暗宇宙巡天望远镜和5米冰穹A太赫兹探测器,观测视野更广、波段更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崔向群相信,它们将在冰盖至高点巡视银河,打开地球上观测宇宙的又一双眼睛。

《给南极天文台的一封信》

20年或30年后的南极天文台:

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在三月北京春风拂面的晚上,给一个尚未奠基的“你”写下跨越时空的“对话”。不过,理论上我可以算是中国最擅长制造望远镜的人之一,那么谁又能更擅长仰望星空呢?

20年,也许是50年后,如果全球变暖没有继续恶化,那么南极的天空应该还像今天这样,宁静、透明,背对浩瀚星海,远眺茫茫冰雪。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时的你已经从地球上打开了不止一个观测宇宙的新窗口,是光学和红外?还是太赫兹?又或者是毫米波?

12年前,中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震动了国际天文学界,我们欢呼雀跃。“应该把中国的望远镜架到南极去!”我是如此兴奋,在仰望星空的人群中,中国人坐回了前排。

12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离成功仍很遥远。极寒条件下实现无人观测,这对观测设备耐寒、去霜、自动化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为了你,很多科研人员一年年往返南极与中国大陆,面对的很多问题都是天文观测的第一次。他们是在“开路”呢!

我想起一位外国女作家的一句话,“如今逗乐我们的一切都曾是某种危急关头”。比如说,当年我在欧洲南方天文台遇到瓶颈时,老师对我说,这是基础研究必经阶段,一定要熬过去。后来我回国带领LAMOST团队,我经历过困难,遭遇过质疑,在最为痛苦的攻关阶段,我告诉大家困了喝咖啡,睡不着吃安定;还有就像寻找引力波过程中经过如此长期执着坚守,有多少顶尖科学家因此被质疑,直到LIGO真的听到了那一声宇宙的涟漪……所有成功前摸黑的横冲直撞,给你带来的痛苦有多大,未来的快乐就有多大。所以,我希望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未来都能被你当做逗乐自己的段子。

我们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这对你我都是利好。中央提出“四个自信”,我们科学界也要自尊、自信、自强。唯有如此,民族才能崛起。

如果你不到南极,那么你只能上天了。我信心满满地对很多人说过这句话,因为,所有对未来的不确定里,你是我唯一的笃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 崔向群

2017年3月


写信人:潘锋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海洋声学技术研究,包括声纳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及工程实施。

朗读者:熊子嘉

12岁铁杆科幻迷

百万年前我们从海洋而来,如今却对它一无所知。全世界70亿人中,见过深海10000米以外的人,和登上过月球的一样寥寥无几,而人类对海底的见识,甚至还没有对月面的了解多。

在中科院海洋研究专家潘锋眼中,海洋就是这么一位神秘的老友。它内心深处是新型能源还是海盗宝藏?是亚特兰蒂斯遗迹还是外星基地?我们唯有一步步潜入这汪生命起源,亲自看个究竟,并说上一声,嗨,我回来了。

《给未来海洋的一封信》

蔚蓝的大海:

你好,这是一封来自30年前,从你身边发出的信。

作为一名海洋探测领域的研究人员,我这辈子都想着看清、听清你,此时的我,正在中国首都北京全国两会的会场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你对话。

地球因你而充满着神秘的蔚蓝,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千万年来,我们穿行在海洋,捕鱼以及远航。麦哲伦、哥伦布乃至于中国的郑和,都在你的帮助下,不断突破日常生活的范围,画出人类联系与进步的路线图。1869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一部颇有悬念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小说中在海底航行的“鹦鹉螺”号激发了我们对你的无尽想象。

于是我们就像“鹦鹉螺”号上的尼莫船长一样,坚持着探索。我们通过声呐探测,看到海平面以下的世界也存在着山丘、沟壑以及平原;我们进行着深海钻探,才证明地球犹如拼图一样,存在着板块的连接;我们攻坚着深潜技术,1000米、4500米、7000米再到11000米,我们正逐渐走近你内心的深处。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毗邻大陆边缘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互相连成一片,管辖海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这个东方大国正在逐步走向深海、远海,2016年,在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我国“海斗”号水下机器人和“彩虹鱼”号万米级着陆器相继成功进行万米海试并采样,“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远征,“向阳红01”和“向阳红03”投入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海底地震仪也于近日成功应用,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国家。

对于人类科考而言,下海和登天一样难。目前为止,尚有95%的海底未能被人眼所见。未来,我们愿意像少年派一样,在海洋上来一次奇幻漂流。在我的研究领域,声呐作为漂流路上的“眼睛”和“耳朵”,将会愈加精确、灵敏,会“感知”你的内心深处。我们的载人潜水器功能也将更加强大,突破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禁区,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深蓝世界。

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这是人类探测海洋的必由之路,也蕴含着我们中国礼仪之邦交朋友的朴素道理。愿30年后的今天,乘坐定期往返的深潜器,着陆在你的最深处,与你这位老朋友相见,道上一句“我又回来了”。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所副所长潘锋

2017年3月


文章转载自为微信平台: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