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所有人的历史读物。每天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积累一点历史知识。三观端正,绝不戏说,欢迎留言。
48年前的今天,数学0分上清华,写海瑞罢官的史学家吴晗狱中去世
(万象特约作者:一一)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浙江金华义乌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数学考0分,进入清华历史系,专研明史。后背离老师胡适的“读书救国”论,投身革命。解放后,推动并主持挖掘了明定陵。作品《海瑞罢官》曾获得毛泽东的赞赏,但几年后遭到激烈批判,并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数学考0分的胡适高徒】
1909年8月11日,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16岁,中学毕业后,回村小学教书。1929年(20岁),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大学部预科。吴晗写下《西汉的经济状况》一文,深得胡适赞赏。不久,胡适离开中国公学,吴晗追随胡适到北京。经顾颉刚推荐,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任职。
1931年7月(22岁),吴晗几乎同时参加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转学生入学考试。其中,北大考试因数学零分而未被录取,而清华考试可以不考数学,因而得以被清华大学史学系录取(主任蒋廷黻)。因家境贫困,胡适写信推荐其当工读生,专治明史。
大学期间,吴晗写下四十多篇文章,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1934年毕业(25岁),留校专讲明史。1937年起(28岁),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10月(30岁),在云南与师姐袁震结为夫妇。
【背离胡适投身革命】
1943年7月(34岁),在昆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吴晗开始抛弃胡适的“读书救国”论,从一名历史学家变身为社会活动家。1946年5月(37岁),西南联大停办,吴晗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教授,担任北平民盟的主任委员。
回到清华后,吴晗大力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许多知名教授都受其影响,思想渐渐左转,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朱自清——一位不问政事的教授,也参加了各种反蒋反美的通电、签名等活动。由于他活动频繁,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上了抓捕名单。经中共地下党安排,1948年秋,奔赴解放区西柏坡,见到毛泽东,并就《朱元璋传》进行了长谈。
1949年1月(40岁),北平和平解放,他参加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长、历史系主任等职。11月,任北京市副市长。
【毛泽东亲笔签名赠书】
1954年起(45岁),吴晗主持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标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明十三陵中定陵的发掘等工作,后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等系列。
1959年4月(50岁),鉴于大跃进期间出现的虚报成绩的现象,毛泽东提出要学习明代著名清官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之后,作为明史专家的吴晗随即发表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海瑞罢官》等作品。
当时毛泽东对于这些作品大加赞许,并赠送自己亲笔签名的《毛泽东选集》给吴晗。吴晗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最出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期间曾参与批斗不少其他知识分子。1965年,他的代表作《朱元璋传》第四次修改稿出版。
【祸从天降的海瑞罢官】
1965年11月10日(56岁),由姚文元执笔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突然对多年来受到肯定的《海瑞罢官》进行批判。文章认为《海瑞罢官》宣传了错误的阶级思想,“并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
1966年4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先后发表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把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吴晗被认为反毛泽东路线,遭到批斗。1966年5月10日,《解放日报》、《文汇报》发表《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以此揭开“文革”的序幕。
1968年3月,经批准被捕入狱。 1969年3月18日,妻子袁震被迫害致死。 10月11日早晨(60岁),吴晗在狱中死去,死因不明,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邓小平题字晗亭】
1979年7月,北京市委为“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平反,为吴晗恢复党籍,恢复名誉。1980年,吴晗好友、“三家村”作者之一廖沫沙,为其题诗:“鬼蜮为灾祸已萌,天真犹自笑盈盈;可怜一觉金陵梦,留得身前身后名。”
1984年,在吴晗诞辰75周年,清华大学举行了“晗亭”落成典礼,“晗亭”二字为邓小平所题。
吴晗在学界的一些主张也颇有争议,他推动挖掘定陵,也主张拆除北京城墙和北京的古建筑,甚至更提出过改建故宫的构想,曾与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反对拆毁北京古建筑派发生激烈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