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饮料工业大规模生产和高速发展以来,饮料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快速消费品之一。时至今日,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日趋成熟的食品工业生产出来的大部分饮料都加入了糖分,即含糖饮料。近些年,科研论文和媒体报道对含糖饮料各种危害的警告铺天盖地,虽然这给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为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提供了巨大帮助,但是某些论文和报道经常矫枉过正,危言耸听。
比如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两次或两次以上含糖饮料可以使人罹患心力衰竭的几率增加23%。虽然这样的研究结果听起来令人震惊,并且研究中提供的数字却又如此精确,令人不得不信服,但营养学研究长期存在一个问题,即营养学的研究报告或论文通常无法对所呈现的内容完全确定,倘若研究的过程中对摄入某种特定食物或者饮料所带来的相关风险采用绝对数值(absolute figures)来表示,通常实际的情况其实并没有那么惊人。
该研究中所指增加23%的风险是用“风险比(hazard ratio)”来计算的,而风险比是可能会产生误导的,因为它是一个相对数值。这里的“风险”实际上代表了研究的参与者在整个12年的研究期间任何时间点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为了搞清楚关于风险的相关信息,人们应该首先明确整个研究所针对的人群,以及该人群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基线和风险增加等情况。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以实验的目标群体是一组50岁年龄段的男性为例,假设患有心力衰竭的风险基线是千分之四,即1000位件参与者中有4位罹患了心力衰竭并去世。当患病风险增加了23%,就意味着如果这1000人每天喝两次或两次以上含糖饮料,那么这1000名50岁男性参与者中将多出1人(总共5人)会因心力衰竭而去世。
因此表述风险时使用绝对数值比相对数值来看起来要小得多,并且这并不会使得人们感到震惊,因此绝对数值往往不适合作为一篇文章的“标题”。
不可靠的记忆
众所周知,医学、药学、护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经常采用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RCT),也称作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即参与试验的试验者与受试者都不清楚所服用的究竟是试验药还是对照安慰剂,并且使这种严格的条件下对照效果的不同。在研究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抵消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对各组的影响,除医药领域之外,在司法、教育、社会科学等其他领域也有所应用。
平心而论,营养学研究真的是一项困难重重的研究领域。因为很少有人细想过,其实“伟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于营养学研究来说并非那么有用——至少对长时间的营养学研究来说是这样的。随机对照试验操作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因此非常昂贵,并且缺乏“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也叫外部效度,是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换言之,随机对照试验无法代替真实的生活,试验的参与者通常会不自觉地给自己增加一些日常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控制行为——因为人们一旦知道他们正在参与试验,往往会做出与平时生活习惯不同的选择。
部分营养学的相关研究中确实会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但大多数是属于观察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给单个受试者的平均薪酬相对较低,因此相比其他类型的研究,在相同规模的研究经费下,营养学研究中通常所做的随机对照试验能够招募到更多的受试者,并且很多情况下人们并没有被随机分配到某个治疗组或某个对照组。然而仅仅是大规模的观察研究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这种实验方法主要依赖于出奇简单和天真的数据收集方法,比如受试者的回忆和自我复述,因而所采集的数据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是记忆本身会犯错误,受试者在提交自己摄入食物的报告时往往也会少报。例如在这项研究中,数据的采集来源是试验者所提供的“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受试者需要回答“你每周或每天喝多少软饮或加糖的果汁?”等问题,而这类问题的设置并没有遵循科学方法,实验者要能意识到这样的方法可能非常不可靠,而且需要谨慎对待使用受试者自己上报的数据。
更全面的考察
营养学所采用的观察性研究无法证明饮用含糖饮料必定会引发心力衰竭,从逻辑上来讲,这仅仅能够证明这两件事情具有一定相关性。
因为有许多因素都与心力衰竭相关,比如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吸烟以及Ta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家族病史、肥胖、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等等。研究者在计算风险比时应该将这些“干扰因素”以及其它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倘若他们在分析中漏掉了某些因素呢?就像前文所说,因为是观察性随机对照试验,所以无法代替真实的生活,并且有时候还无法做到完全随机分配。也许选择喝大量含糖饮料(试验组)的受试者自身的饮食习惯整体上就更糟糕,而且似乎更有可能那些选择不喝含糖饮料(对照组)的受试者本来就更具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任何观察性研究都会受到许多干扰因素的限制,这些干扰因素往往都难以令人察觉并且来源不明。还是以文章开头的这项研究为例,该研究并没有比较糖与人造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之间的差别,所以实际上是无法明确得知人造甜味剂是否对增加心脏疾病风险有影响,并且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糖并非毒药
毋庸置疑的,先前的研究均已表明,含糖饮料与冠心病、糖尿病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等相关。然而,人们需要改变“谈糖色变”的心态,糖本质并非“十恶不赦”——糖不是毒药——而且毕竟糖与人体一系列代谢问题息息相关。
本文并非要给含糖饮料翻案,因为长期过量饮用加糖饮料的确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但整体上的风险仍需综合考察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及其生活方式。本文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可过分专注于某个营养因素,因为这难免会对自己的产生误导,甚至适得其反。这种误导还很容易让大家沉迷于争论应该吃什么和该吃多少,更有甚者会将理性的争论至演变为意气之争和人身攻击,这就完全偏离了争论的初衷。与此同时,消费者更应该注意并提防某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商家,他们往往会巧妙地利用饮食健康的争论贩卖虚假的保健产品。
相关文献: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men | Rahman I, Wolk A, Larsson SC | Heart. 2015 Nov 2. pii: heartjnl-2015-307542 | DOI: 10.1136/heartjnl-2015-307542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26418
2. How Accurate Is Self-Reported Dietary Energy Intake? | Dale A. Schoeller | Nutrition Reviews | DOI: https://dx.doi.org/10.1111/j.1753-4887.1990.tb02882.x |
3.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s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 Huang C, Huang J, Tian Y, Yang X, Gu D | Atherosclerosis. 2014 May; 234(1):11-6. | DOI: 10.1016/j.atherosclerosis.2014.01.037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26418
4.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soft drinks and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 Greenwood DC, Threapleton DE, Evans CE, Cleghorn CL, Nykjaer C, Woodhead C, Burley VJ | Br J Nutr. 2014 Sep 14; 112(5):725-34 | DOI: 10.1017/S0007114514001329
(科学之家,译审/编辑:Charles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