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晚清时期,整个大清国都多亏了一群汉人大臣苦撑危局,满人大臣基本没什么作为。这种观点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晚清时期也有一些能力很强的满人大臣,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多隆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多隆阿,1817年12月20日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达斡尔人,满洲正白旗。十六岁时,多隆阿入选清代禁卫军之一的前锋营,成为一名八旗兵,后升任骁骑校(正六品)。
咸丰三年(1853年)5月,太平天国北伐军连战连捷进入直隶(今河北省),直逼京师。多隆阿跟随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带兵在直隶、山东一带和北伐太平军展开激战。虽然此时的多隆阿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但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战场上表现很突出。后来北伐太平军被全部歼灭,多隆阿因功升任协领(从三品)。
咸丰五年(1855年),多隆阿率部南援,协同湘军共同对抗太平军。此后数年,多隆阿转战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屡建功勋。先后被晋升为行营翼长(正三品)、副都统(正二品)、都统(从一品)。
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发生民变。由于当时清军主力都调往江淮镇压太平天国,因此导致关中空虚。朝廷任命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让其率部进入陕西镇压叛乱的回军。当时多隆阿手头的军队只有二万,而回军有数十万之众。多隆阿审察全局,认为回军此前连战连捷,势头正旺,加上人多势众,因此不宜马上正面交战。他下令让军队由东向西稳步逼进,不求速战速决,只求每战必胜。同时,他还要求尽量笼络回军首领,以达到分化瓦解对方的目的。
同治二年(1863年)1月,回军围困了同州(今大荔县),情况十分危急。一旦同州失守,城内满汉两族百姓势必遭到灭顶之灾。关键时刻,多隆阿率部突袭了回军,当场消灭数千人。同时,多隆阿的部队向洛水以南的两个重要据点发起攻击,大破回军。
多隆阿临阵经验丰富,擅长指挥骑兵,关中一带都是平原,又非常适合骑兵作战。因此,他在陕西的战斗进行地非常顺利。仅仅过了一年左右时间,陕西叛乱的回军已经被基本镇压下去了。经此一役,西北一带大批满汉百姓免遭涂炭,因此,百姓们都将多隆阿视为大救星。
为了扩大战果,多隆阿打算向西进军,追击逃往甘肃的回军。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剿灭从云南逃窜至陕西的蓝大顺起义军,以解决西征的后顾之忧。当时,蓝大顺的军队固守盩厔(今周至),清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为了鼓舞士气,多隆阿亲自到战场一线督战,结果不幸被枪击中,身受重伤。一个多月后,多隆阿因伤势过重,不幸逝世,年仅四十七岁。
多隆阿去世后,陕甘一带回军又卷土重来。数年后,晚清名臣左宗棠率军进入陕甘,终于彻底剿灭了回军。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两位大英雄,纷纷为他们立祠,歌颂他们的不朽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