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与心胸决定最后一击的质量,过十一回家看到石家庄的公交牌广告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了酒的广告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广告,最多的有两个一个是2亿人都在用“拼多多”、一个是支付就用支付宝。
几乎忘了从什么时候出门已经不怎么带钱了,满大街都是扫码支付。这就是趋势,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已经势不可挡,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架势。
流量与入口是互联网的基础问题,流量从哪里来,入口在哪里。路径与业务闭环缺一不可,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马云下的一手好棋。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各为流量、各为入口,加上阿里巴巴的大布局,支付宝成为线上支付的最大赢家。
围棋中有个术语,叫胜负手。要紧之处,胜负高下只在一子之争,关键时刻与关键位置高手过招,胜负只在不经意之间。腾讯就是社交,从QQ到微信马化腾下的一手好棋,阿里就是支付,从淘宝到天猫马云坐拥支付宝占据,阿里打通微博旨在寻找流量打通社交入口。上半局势均力敌,腾讯、阿里进入移动支付下半场——线下扫码支付。
微信是移动时代QQ的手机版、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QQ的简化版。唯一不同的只是它叫做微信。如果没有微信,也许腾讯就不是今天的腾讯。坊间传闻:马化腾对微信的评价是,幸好微信是腾讯的——话不多,意味深长、细思极恐。腾讯凭借微信在移动社交时代,找到了流量的新增量。社交从QQ时代,进入微信时代,也成就了另个商业物种:微商。
但是微信不是QQ,微信是移动时代腾讯的入场卷。2014年春晚,微信红包一出在极端的时间内为微信搭建了微信钱包整个逻辑,流量与入口完全打通。不仅短时间内绑定了用户的银行卡,同时不绑定银行卡的预付卡逻辑,又极大的降低了那些不愿意绑定的用户。可谓一箭双雕。微信靠2014年春晚红包一子之胜,迅速扩展。接下来就是小程序,但是小程序并未达到腾讯的战略目标,几乎成为一个鸡肋。
2017年9月13 日马化腾低调现身安徽,在合肥,腾讯与安徽省、合肥市签下多项系列合作,其中包括将腾讯乘车码正式接入到合肥公交系统之中。紧接着马化腾现身大本营深圳做了同样的动作,与深圳巴士集团、深圳通公司公司鉴定合作协议。两个动作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腾讯乘车码成为公共出行的标配甚至是唯一通路。
首次使用二维码乘车时,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乘车码”......扫码成功就可乘车。一个动作完成了两个效果,1,打通微信流量与小程序入口的路径逻辑,形成路径依赖,盘活小程序。2,抢占线下支付主场景,支付归根结底是场景之争。
马化腾一手顺,马云只有小王,线下支付不是线上的简单复制、延续。支付宝是单一的支付工具,维度略显单一,而微信支付是以微信为基础、甚至是为支付提供多维度、多场景的流量母体。从这个程度上说,一手顺的马化腾,在线下支付中后手棋不断,而马云似乎还在找此次对弈的胜负手。
流量与入口之争说到底都是为支付而争,支付之争。家门口的公交站牌广告大大的打着支付就用支付宝,红楼商城款台我用微信红包里的余额付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