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明军披甲率只有10%,你信吗?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风气,一谈到明朝军队就往往鄙视得不行。比如就有一个“明军的披甲率只有10%”之类即无考证,无分析,无出处的三无脑补观点。那么,明军士兵的披甲率到底如何呢?真的如网上所说的那么可怜吗?

笔者先讲一个小故事。明末时期,有一次明朝派使者出使朝鲜,奉行事大主义的朝鲜,为了在明使面前展示朝鲜的军事实力,命军队在明使前摆列军阵操练,演示鸟枪轮射及各色兵种配合的战术。陪同明朝使臣的朝鲜官员本希望获得明使的夸赞,却不料看到明使面露不愉的说:“这些兵连盔甲都不具备,想来都是不堪用之兵”。这让朝鲜官员大失脸面,只能默然不语。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发现一个概念,在这位明朝使者的认识中,士兵没有身穿盔甲,就等于不堪用的士兵,不能作战。

事实上,这也是明朝官员和将士的普遍认知。名将戚继光就这样告诫过他的士兵“若身上盔甲坚好,就被他戳砍我一下,不能伤入。我就手艺拙,第二下也杀到他身上,思之思之。”这话说的简单入理,只要我身着坚固的盔甲,哪怕我武艺不如人,被对方先砍到了也不怕,反过来我却可以砍杀对方。盔甲对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士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为什么有观点认为,明朝军队的披甲率真的很低?这样固有的印象大概始于嘉靖时期的抗倭战争。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倭寇图卷上明军披甲不多,且抗倭英雄戚继光也说过早期的浙江兵“俱赤体赴敌,身无甲胄之蔽”。

▲倭寇图卷中的明军

在这个时期,倭寇肆虐之前的东南沿海福建浙江等地已经上百年无战事,处于长期和平歌舞升平的时代,可以说人不知兵。当倭乱四起之时,福建浙江沿海的军事力量近乎瘫痪。常备的卫所兵因长期疏于训练、不修武备已经形同摆设,各地城池实际上连简单的城墙都不具备。这种情况下,这些卫所兵猝然动员起来去抗击倭寇,能找得到合适的武器已经实属难得,就更别提普遍装备盔甲了。此时的明军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在抗倭战争初期,明军相当被动。

但是当明朝的军事机器迅速运作起来后,随着胡宗宪等有识官员的组织,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将领的涌现。在明朝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持下,南方明军的训练和装备迅速改善。以戚继光为例,他不仅要求他的军队凡平时习战均配重甲,就连行军也必须披甲戴盔,以便随时迎敌。南方多雨潮湿泥泞水田,常用的铁甲太过沉重,且容易锈蚀,不能在舟船上使用,并不适合南方装备。戚继光为此专门设计了“缉甲”和“绵盔”用于给他的戚家军士兵穿戴。这是一种用一寸绢布严密编织制作的绵甲,重量不仅轻,还可以有效抵御倭寇的鸟铳铅子,还利于水战。

▲戚继光的“缉甲”和“绵盔”

换句话说,即使是嘉靖倭乱时期,当明朝的军事机器有效动员后,南方的抗倭明军披甲率即很快上升。像戚家军、俞家军等主力明军更是除了火夫皆披盔甲。可以说,训练有素、器械鲜明才使得明军最终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

明代最大的外部威胁一直是北方的虏患,在漫长的九边防线上驻扎大量的明军。相比南方抗倭战争中的南方明军,九边明军才是明朝真正的主力。九边边镇的明军更是常备盔甲。除了一些守备地方的士兵和从事辅助后勤的兵种,大部分作战的士兵都需要披戴盔甲。

明人沈周在《客座新闻》中写了一首描绘边军士兵的诗:从军莫从口外军,身挟战具八十斤;头盔脑包占得七,顿项、掩遮从五论,唯甲所披四十五,腰刀骨朵二四均。精工精铁始合度,日夜磨淬光胜银。二五弓箭乃其服,随身衣裳八乃定。佩多身重难负荷,还须马上看轻重。

这首诗清晰的描绘出明代边军普通士兵的形象,为了作战守卫边疆需要披挂重达四十五斤的重甲。

▲石姓家族收藏的反映明代军队戍边垦荒生活的四扇条屏中,可以看到明朝边军全部身披布面铁扎重甲

▲平番得胜图中的明朝边军全身披挂重甲

万历年间成书的《四镇三关志》,详细记载了此时蓟州、辽东、昌平、真保四镇军队的编制和武器配备情况,从中摘取数据可以详细计算明朝边军的披甲率。本文以蓟州为例统计列表如下:

从此表中可以看出,万历年间的蓟镇明军,总披甲率达到了惊人的88%。其中,辎重营不从事作战,披甲率较低;各别如抚院左营和石门寨、台头营可能因从事二线内地的守备,披甲较低;其余绝大部分营兵披甲率不低于70%。而作为一线守卫隘口的喜峰口营、太平寨营、松栅谷营、马兰谷营、墙子岭、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岭营更是装备了超出兵员总数的盔甲,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作战的主力“总兵标下”为蓟镇总兵的直属军队,刨去辎重营,其披甲率达到了86%;作为总指挥的蓟辽总督的直属军队;其披甲率更是超过百分之百。

本文未列在表中的辽镇总兵标下经过计算,披甲率更是达到了122%(总兵力9457,盔甲11526)。万历年间的辽镇总兵标下军队即大名鼎鼎的李成梁所部辽东铁骑。

从这些统计中不难看出明代的主力军队披甲率非常高,远非网络所谓的“普遍披甲率很低,只有10%”。总之,在明代只要是从事作战的士兵均需要披甲上阵,否则便不能算做“堪战之兵”,盔甲就如同腰刀一样,是明军士兵的基本配置。

即便是到了明末崇祯时期,在围剿农民军打出威名的卢象升所部,三营六千名骑兵全部佩戴铁甲,两营火器步兵营四千人也全部身披绵甲。在明末极端困难的前提下,卢象升多方筹措为他的士兵配齐盔甲装备,因此才能在围剿农民军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崇祯八年,入关剿匪的关宁军祖宽祖大乐部战绩突出,农民军一见到这只关宁军即大呼“何处来此铁帽子军”,很明显这只军队也同样全部配备铁甲。

▲明代辽东士兵雕塑(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明朝276年的历史中,确实也有因制度僵化腐败而造成边镇武备不修、盔甲质量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也有盔甲器械损坏、没有及时补充,造成士兵没有盔甲配备的情况。当这些情况被巡查军事的官员汇报上去时,即由兵部补发军器盔甲配给士兵。例如嘉靖时期韩邦奇巡抚山西就发现,所属墩台隘口守墩军士盔甲损坏严重,共8529名士兵,7222名士兵都缺少盔甲,因此立即将此事上报朝廷,由兵部补齐所欠的盔甲等军器。弘治时期的兵部尚书马文升发现盔甲厂制作的盔甲质量太差后,立即要求南京军器局按照他所规定的样式和质量标准制作盔甲“其甲重十八斤、盔二斤半、发与南京军器局、着令管局内外官员照样成造。务将甲叶冷端数百锤,使之十分坚固,掷地有声,方为得法。甲面务要青布,用火漆钉钉之。若用线穿者,其线亦要精致。而盔要低矮,不宜太高,亦湏端到自不生秀。”

总之,当朝政清明时,如开国的朱元璋和永乐、宣德,还有弘治隆化万历初期等时期,明军武备较强,盔甲器械也可以很好的保证作战需要,披甲率就会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士兵都可以披甲上阵。但是当朝政腐化以及明朝濒临灭亡之时,别说配齐军器了,连军饷都将难以保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李梦阳,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