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在经历2016年车市超预期的爆发式增长后,2017年乘用车市场迎来低迷期。表面看我国的汽车总销量还在增加,但与2016年两位数的强劲增长速度相比,增速大幅放缓。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乘用车终端累计销量1411.13万辆,同比仅微增2.1% ,其中4月和5月甚至出现负增长。
2017年四分之三的时间即将过去,四季度是车企能否完成年度任务的关键期。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退市是否带动年底购车热潮?车企新车型的投放能否搅动市场活力?终端促销力度能否刺激消费需求等,将是决定2017年各大车企最终成绩的几个关键因素。
为此,《车业杂谈》新媒体平台通过书面形式,面向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就上述相关业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专访,现就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的专访内容在《车业杂谈》平台进行全文发布。
同时,《车业杂谈》新媒体平台也欢迎更多的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能就上述相关问题接受我们的书面专访。
本期我们发布的是比亚迪就业界关注的4个问题所回复的专访内容。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国忠)
问题一:2017年截止目前,贵公司整车产销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在新车研发与投放、渠道建设及市场营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答:比亚迪1-8月份累计销量过2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7110辆,位居1-8月累计销量冠军。
2017年,比亚迪陆续推出唐100、秦100、宋DM、宋EV300、2107款唐、2017款秦、2017款秦EV300、2017款e5 300、2017款e6等车型,凭借“纯电+插混、五座+七座”的强大新能源产品矩阵,全面覆盖13-30万元级别中国市场。新能源车的销量不断攀升,最近的8月份以11269辆的成绩再次夺得单月新能源销冠;在插混市场,比亚迪表现最为强势,8月以7392辆的成绩占据了69.7%的市场份额。明年,比亚迪还将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继续巩固扩大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销售上的优势。
在营销层面,比亚迪今年做了很多层面的试驾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媒体和消费者真正了解到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魅力。如,公司层面组织的唐100上市前的冰雪试驾,秦100、唐100、宋DM等车型的专场试驾会,以及综合试驾的王朝之旅,让媒体及车主在雪地、沙漠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路面等不同路况,更加全面的试驾体验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感受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实力。在终端比亚迪也频繁举行“王朝擂台赛”的系列试驾和四驱挑战赛,让很多消费者去感受和体验。事实证明,一系列的试驾活动,让更多的媒体和客户体验到了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优越的性能,对于比亚迪的542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终端销售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一些非限购地区的部分消费者也逐渐认识到比亚迪宋DM、秦、唐、e5等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已经具备和燃油车竞争的实力。据比亚迪统计,目前热销的宋DM车型在非限购城市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总销量的40%以上。
问题二:随着“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到来,各大车企也进入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期。压力下的各大车企必定都会有所动作,全力冲刺四季度,贵公司将通过什么样的举措来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答:本月25号比亚迪推出宋MAX的燃油车型,在年底旺季到来之前助推燃油车型销售,争取新能源车、燃油车同步取得销售佳绩。宋MAX由国际大师专为“中国三代”家庭量身打造,是前奥迪设计总监、Q7设计师艾格加盟后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型,全新设计的“Dragon Face”家族化前脸的首次应用,目前已跻身各大汽车主流网站热门车型,该车型预售10多天即取得5000多台的订单,比亚迪对于该车上市后的市场销售预期较为乐观。
问题三:国家在今年的7月1日正式颁布了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贵公司认为它对现有终端经销商(4S店)销售模式会否产生影响,未来的汽车终端销售模式应该是怎样?
答: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会加剧终端经销商之间的竞争,目前4S店依然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模式,同时比亚迪也会关注市场的变化。
目前,在电商平台的精准传播和数据引流方面的尝试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618当日比亚迪与天猫合作推出购车狂欢节,线上线下实现7805的销量,其中新能源车型以3264台的成绩创下了日销售的新纪录。后续比亚迪会继续借助电商带动销售增长。
问题四:我国工信部启动了相关研究,拟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新能源汽车走上前台已是大势所趋,贵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什么布局和战略规划?对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上有哪些期待?
答:比亚迪将继续强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用实力打动消费者。目前唐、宋DM等542车型的产品性能已经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度,而更多国际化大师的引进对于比亚迪车型外观设计、底盘调校、品质把控、电子配置、整车智能化等方面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和提升,成效显著。
未来,比亚迪将会推出更加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并着力向全国范围内的私家车市场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全国范围内完善新能源车型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将目前几个一线城市热销的新能源车型,拓展到全国200多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