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我们的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一种“污染性”极高的戾气,叫做“穷酸戾气”。这里的“穷酸”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说深扎在骨子里的那种“精神穷戾”。从小到大,我和我的朋友都遇到过数不清的这种心怀“穷戾”的人,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是真正生活贫困的穷人,而是那种心理极不平衡、对自己物质生活极不满、物欲极高的俗人。这里我来举几个生活中的常见实例。
第一个,不管是专家、教授的讲座,还是好友的好心建议,当有人跟他们提理想、梦想的时候,他们总是嗤鼻一笑,带着极度不屑的态度恶意讥损:“愚蠢!幼稚!等你喝凉水啃硬馒头的时候再提理想吧!”
第二个,关于钱和尊严的探讨,每次当你跟他们说,人的尊严源于精神,人不富有,也可以有尊严,他们同样要一呲牙、一歪嘴,用阴阳怪气的腔调质问你:“要饭的有尊严么!?你一分没有,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蹲在外面忍冻挨饿的时候,你觉得你有尊严么!?蠢!!”
第三个,以前有个旅行家途径南美时,曾在某国的贫民窟跟贫民们一起生活过一阵,在那里,由于工作很少,年轻人每天只能上两三个小时的班,而剩余的时间就是踢球、唱歌、跳舞。这些人虽然贫困,穷得连鞋子都没有,但每个人却都活得非常乐观,哪怕从地上捡两根树上掉下来的小木枝都能敲出无比欢快的节奏。旅行家见到这般的生活态度,不由在心里感慨,“看看他们,什么都没有还能这么快乐,再看看自己,有吃有穿还老经常烦恼,如果你能适时跟他们比比,你的那点烦恼真的就不算什么了。”
旅行家从南美回来后,通过电台和网络把自己这次旅行的见闻感悟传达给了大众,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自从这些信息被广泛传播,一些“穷戾者”也借机开始大撒戾气。我曾领教过的一条典型言论是这样的:“转载这个的是不是脑子有病?你把房和车都卖了,存款都捐了,你到那边贫民窟生活个一年试试!看你能快乐得起来么?!也甭多了,就一年,你去试试。呵呵。”
每一次我遇到这样的人,我总会不自觉去思索他们的这种暴言戾气究竟源于什么,因为我认为只有找到了这种戾气的根源,之于戾气者,才知道如何去摒除克制,之于承受者,才知道如何去理解应对,从而用最低的损耗、最智慧的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门思考,加上又请教了身边的不少朋友,我渐渐察觉到,从前我之所以很难找到这种戾气的根源,是因为这种戾气不只是源于一种缺陷,而是很多缺点结合到一起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下面我想讲一下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5种因素。
第一种,因自我同情而生出了一种内心失衡的“恨穷”情绪。生活中很多人都受过“穷”(这种“穷”,或者是真的穷困,或者是那种因自身物欲太高、太喜好攀比而产生的自以为的“穷苦”),因为“穷”而受到过很多世俗的排挤和蔑视,而且也在贫富差巨大的社会中感受到过极其强烈的对比和不公,所以这样的人难免对“穷”心生仇恨,一个人在“恨穷”的状态里但凡听到你讲“穷也能快乐”或者“尊严源于精神”,他的第一反应,十有八九会将你的话联系到自己身上,大脑自然、自动地便会想到自己因“没钱”而被人比较、被人羞辱挤兑的那些不堪情景,或者自己无法痛快花钱享受、耍风光的那些憋闷情绪,心想我受“穷”时明明那么惨,你还跟我谈这些好像很大气、很有境界的东西,你受个“穷”试试,看看你还有尊严么!?还能快乐么!?所以出于这种心理,他们不得不咆哮,不得不发泄,因为他们必须要站出来为回忆中那个“委屈”“可怜”的自己大出一口恶气。
第二种,自己的三观、信仰受到了冲击。通常而言,物质主义者、拜金主义者最容易受精神尊严论的刺激,这些人可能从小到大信奉的都是金钱至上,利益至上,小时候上学读书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生活体面,挣大钱,发大财,在众人面前风光无限。这种观念基本就是他们的人生核心,他们的生命意义基本也全以收入的多少来自我诠释。所以就是这样活了好几十年走过来的人,你忽然有一天告诉他,其实不用有那么多钱也能活得快乐幸福,也能活得有尊严,也能追求理想,实现理想,那无非就是在否定他的人生,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告诉一个已经走了上万里的沙漠求生者“其实你方向走反了”一样,这个现实对他们来说太恐怖、太不可接受了,他们之前已经遭受了太多,付出了太多,所以听到这种话,他们必须要带着恶气否定你、鄙视你,甚至不惜以极端例子反驳辩证(譬如,等你一分钱没有的时候再谈理想和尊严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大力度保护自己、安慰自己,并以最强烈的心音告诉自己,“你不用担心,显然是这个人太蠢太浅薄了,你走的路是肯定没问题的”。
第三种,愚昧无知,遇到不满,只会挑衅斗气,没有讲理的能力。社会上不管哪种矛盾,但凡牵扯到戾气,便必定涉及“心灵的贫瘠”。如果仔细回看“穷酸戾气”的那些常规回复,你会注意到这些人其实没有一个在就事论事。这些人要么可能压根不会表达,要么就深深自知,这件事自己全不占理,但因为你的言论让我不满了,你刺痛了我内心的什么,或者让我没面子了,所以我必须要报复你、伤害你,即便没有道理,我也要强说道理。这种“强说理”的社会现象非常普遍,我举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我们可以将它们与“穷酸戾气”之言相对比,事虽不同,但里面某种性质和反映出来的个人问题都是极相似的。
实例一,有人制止用锤子破坏共享单车的老者,老者问:你凭什么管我!?我砸它有错么!?
实例二,广州地铁女性专用车厢试运行,一个老伯要进,被工作人员拦下,老伯当即大怒,斥责道:怎么只知道照顾女人!不知道照顾老人?!岂有此理!
实例三,公交车中门附近,一个孕妇很不舒服,看旁边有个座位腾出来了,她想过去坐,但这时旁边座位上的女青年忽然把包往空座上一扔,占住了座位,然后隔着几十人,大声呼唤后门最尾端的一个男同事过来坐。孕妇跟她说,对不起,我怀孕了,很不舒服,能不能让我坐一会,我马上就到站了。女青年白了她一眼,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怀孕坐什么公交车啊!
第四种,心胸狭隘,无法看到其他事物的长处。我素来觉得,“恨穷”的人跟虚荣的人很像,一个虚荣者什么样在这个大浮躁时代想必大多人都领略过,如果说,一个虚荣者某天买了辆新车,那么在随后的几天,由于那股渴望受关注的虚荣气一直在心里憋着、顶着,所以不管是在朋友们的聚会上,还是在社交网络上,也不管当时大伙聊的是什么话题,你会发现他们总能把话题硬扯到汽车上来。同样地,由于对“穷”的仇恨,对自己没法畅快享受物质生活的不满,他们那股愤怒、不平衡一直憋隐在心里,只要哪个人稍稍提到与这根敏感神经搭边的信息,他们立刻就要把话头接过来,生生扯到他们心中的仇恨上去,甚至很多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这些泄愤之言跟你先前说的话、想要传达的本意根本驴唇不对马嘴。
因为这种狭隘,这些人永远也抓不到事情的重点,以前孔子教育弟子,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这样你便总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如果你内心平和,你必能从理想者身上学到“理想”和意志;从精神尊严者身上学到淡泊和纯粹;从“快乐的穷人”身上学到乐观和淳厚,但他们却只从这三者身上看到了天真、幼稚、愚蠢和穷酸,因此他们的言行亦只能充满自卑、消极、自怜和愤怨。
第五种,内心空虚自卑,炫耀无知。人的精神跟肉体一样,都需要“吃饭”、获取能量才能生存下去,精神的能量通常都来自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但现实情况是,社会上很多人并没有正当的“捕食能力”,他们既没有特别的本领,也没有真才实学,因此为了保障生存,他们只好通过歪门邪道来虏获认同。现在很多人之所以讲“穷戾之言”就是出于这点,有些“穷戾话”可能压根就不是那些穷戾者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就譬如“要饭的有尊严么”这种话,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反驳“精神尊严论”,他们势必会觉得“巧妙”、“解气”、“正顺我意”,所以为了炫耀自己的“才思敏捷”,发泄自己的“穷酸戾气”,他们但凡看到机会,便马上要“饥不可耐”地人云亦云了。
但我们说,“炫耀无知”这个行为,其基础必定是建立在愚昧无知上的,即是说,这些人并没有基本的分辨力、是非观,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言行是不好的,不上档次的,所以他们才会干出这等令人嗤之以鼻的可悲事,即别人认为是卑劣愚蠢的事,他们却当做一种“了不起”去张扬炫示,不仅愚不可及,而且自尊低弱,不知羞耻。
在“穷酸戾气”这方面,我找到的就是这5种根源:恨穷、三观差异、愚昧、狭隘和虚荣心。这5种既是原因,也是“解药”,关键要看自己内心发生巨大波动时,能不能及时自审,看看自己是不是犯了这5点中的毛病,如果是的话,你就知道这是“心毒上头”,是自己的问题,而不该再对着别人乱撒戾气。
除此之外,“读书”也是一个公认的能够加强自我克制力、使内心宁静脱俗的有效方法,这里的“读书”,不是指国内应试教育的那种功利性的上学考证,而是用正确的方法成系统地读正书,读好书。现在很多人之所以读了很多年书,却仍旧暴戾愚昧,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关于读书之法,曾国藩曾讲过这样一段话:“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这段话虽然时间久远,但却直指我们当下国人的读书问题。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没办法把书中的德与理读进心里,化为自己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就是违反了读书的三点基本法则,即,“有志”,提示我们读书要有追求,如果你志存高远,认为自己理应是走得更高更远的人,那么你就不会甘于读那些不上档次的书,只看那些感官娱乐的影视剧。但是我们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只读总裁艳女、盗墓闹鬼的口水书,只看飞车枪战、缠绵暧昧的刺激影视,因此他们只能借此消遣取乐,却无法领悟升华。“有识”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见识,人有见识才不至于井蛙观天,自鸣得意,动辄干出关公面前耍大刀的丢人事。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恰恰没有这个“量”,经常是带着挑错、看笑话的心态去观影读书、与人交流,在这些过程里,一旦发现对方有什么错误,马上便又蹦又叫地朝人大肆讥讽,恶意贬低,因为讥讽贬低别人,总能给他们一种“我比你强”的卑劣认同感。所以这种自鸣得意的卑劣者,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不愿看优点,由此他也就自动封闭了自己,很难再以畅通的方式从外界汲取养分,继续成长。最后“有恒”讲的是读书要有毅力和恒心,读书必须要有时间厚度的积累才会最终达到质变,形成底蕴。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往往都是这样来的,但是当下我们的国人却大多都生活在一种紧张急躁的状态里,很多时候连一部名著改编的电影都要跳着看、一篇文章,光看个题目就要着急品头论足,就更不要说去耐心持久地广览群书了。
终归来讲,我们读书还是为了知礼明理,懂情趣,有器量,能够心怀志向与自尊,远离市井恶俗,使我们尽量从动物性中脱离出来,更接近于高文明中的高智人类。从前我们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剩下那8小时则决定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由于现在生活压力大,应酬多,各类娱乐活动诱惑又无穷尽,同时还要去兼顾家庭、爱情和身体健康,最后往往迫使人们连最后的8小时都无从掌控,所以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也必须要适当地改变读书的方式,不管是阅读手机电子书,还是收听网络电台提供的拥有正式版权的有声书,都是很好的节省时间的读书方式,你可以在午休时读书、路上乘车时阅读,尤其是有声书,你甚至可以一边慢跑一边阅读,或者一边打游戏一边阅读。即是说,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做好两件事的复合进行,你便可以比别人多出一倍的时间,使阅读、修心正式融入自己的生活,从而用自己的决心、方略和实际行动,真正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值得让他人敬佩,使自己自豪的高质者。
这里的“高质者”指的即是心的高质,即人做有德之事,并非为了得利讨好,而是身心习以为常的一种本能反应;不做恶事,也并非因忌惮法律或担心他人嫌憎,而是自己发自本心地认为那种行为卑劣丑陋,做了那种事会自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在从前我遇见过的“穷酸戾气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总喜欢用“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解释自己的贪婪虚荣、缺才少志,并同时也要用同样的话,去讥损他人对理想、快乐、尊严的理解,但是在我看来,身为一个人,难道做人不才是基础中的基础么?当下显然已经不是读书人、有德者会饿死的年代了,如果你有足够的志气和自尊,你怎么可能会允许自己成为一个毫无本领的人?你有本领、懂道理,身心健全,思想不走极端,又怎么会成为身无分文、流浪乞讨的叫花子?所以由此可见,这些“戾气者”真正缺乏的并非物质,而是高质的精神内在,如果说你所身处的环境是高等文明的现代社会,而并非荒蛮时代、战乱时代,你一出生便有人照料,有吃有穿有学上,那么你就不该再总把“物质基础”挂在嘴边,甚至将之视为自己人生的核心追求。我们的古人之所以讲“修齐治平”,并且把“修身”放在首位,就是因为他们领悟了事物间的客观规律,即一个人,如果身修正了,物质和精神自然会随之而来。这个道理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有怎样的理念,怎样的信仰,做一个“有质量的人”,总是一个人最朴素、最纯美的本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