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护航者Argo你知道是什么吗?

(作者 / 孙朝辉,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Argo是什么?

Argo是英文“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的缩写,其中文含义为“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这种观测网,由许多在海上工作的自动剖面浮标组成,单个浮标相当于一个探空气球,而世界大洋上分布广泛的Argo浮标就组成了覆盖全球的实时海洋观测系统。

现在,全世界使用的Argo浮标有十几种,其中,我国成功研制了,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通讯和定位的Argo浮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中国全部地域及周边地区,在覆盖区域内的浮标,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完成数据通信和定位等。

Argo是怎么工作的?

Argo浮标在水中沉浮,是依靠改变其体积来实现。当浮标被海洋科学工作者投放在海洋中的某个区域后,它会自动潜入2000米深处,随深层海流漂浮,到达预定时间(约10天)后,它又会自动上浮,并在上升过程中利用自身携带的各种传感器进行连续温盐度测量。

当浮标到达海面后,通过定位与数据传输卫星系统,自动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卫星地面接收站,经信号转换处理后发送给浮标拥有者。待全部测量数据传输完毕后,浮标会再次自动下沉到预定深度,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过程。

Argo的发展和应用

2007年10月,在全球无冰覆盖的开阔大洋中,建成一个由3000多个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实时海洋观测网,用来监测上层海洋内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海流,以帮助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以及准确预测诸如发生在太平洋的台风和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海洋事件等。这是人类历史上建成的首个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系统。

15年来,各国在全球海洋布放的Argo浮标数量超过12000个,已累计获得了约150万条温度和盐度剖面,比过去100年收集的总量还要多,且观测资料免费共享,被誉为“海洋观测技术的一场革命”。

目前,国际Argo计划正从“核心Argo”向“全球Argo”拓展,我们最终会建成一个至少由4000个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这些资料会应用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基础研究中,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防御自然灾害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