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绝对是中国最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但凡影视剧、动画片,只要有咱猴哥出场,都能凑出一波儿热潮,冷不丁就能出个现象级的作品。
不过,孙悟空的大宝贝如意金箍棒,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咱们来从原著中探究一下,这个如意金箍棒究竟长得啥样。
金箍棒,全称是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是太上老君亲手打造的,后来给大禹治水时用,治水好了就放在东海当镇海之宝。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咱就不多说了。
金箍棒的造型其实是有特点,不过可惜很多影视剧中的金箍棒在造型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欠缺。按照书中描写:
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
很显然,诸多影视剧里,只表现了两头的金箍,却忽视了“乌铁”。书中提了一句“棒是九转镔铁炼”,“中间星斗暗铺陈”,“花纹密布鬼神惊”。
镔铁,是中国古代对西域大马士革钢、乌兹钢的称呼。这种钢材经过打磨和酸洗之后花纹非常美观,黑白交杂,在相同的硬度下,其韧性比一般的碳钢要好。
上图:现代的乌兹钢刀
综合书中的信息,金箍棒中间的乌铁,应当就是黑白交杂的镔铁。而且在镔铁武器上镶嵌星象图案的做法,在明代的确是比较多见的。
上图:镶嵌有金星的明代镔铁七星宝剑
相比之下,86版《西游记》的金箍棒有些略不走心,一个亮闪闪的棍子,没啥内涵。而张纪中版《西游记》的金箍棒,单从造型而言,不仅表现了金箍,连镔铁的花纹也有所表现,这一点做到的确不错,该赞就得赞。
上图:86版《西游记》的金箍棒
上图:张纪中版《西游记》的金箍棒
但是,几乎所有关于《西游记》的文艺作品,对金箍棒大小的表现都令人失望。除了一部衍生作品《大圣归来》,这部动漫人物设定中的金箍棒大小,是比较符合原著中形象的。可惜在电影里,金箍棒依然是跟细棍子。
上图:《大圣归来》孙悟空造型,严格说来,这个金箍棒粗是够粗,但是有些短了
没错,金箍棒,就是这么粗。在原著中,孙悟空第一次见到金箍棒时,就觉得这玩意有些太大了,手握不下。这玩意有多大,大家看看原著描写就明白了: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
明代二丈,约合今天六米,这个大家好理解。而斗来粗细,斗在古代既是计量单位,又是一种容器,到底有多粗呢?大家看看下面这个民国时期的木斗,就差不多能明白了。
随后孙悟空就想着这玩意小一点就好了,金箍棒是认主的,有灵性,马上变成“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在后面的打斗描写中,金箍棒往往都是迎风一晃,从一根绣花针变成碗口粗细。
那么古代人说的碗口,到底有多大呢?请参考一句古话: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就算古代人瘦,脖子细,怎么也有个十几公分粗吧。
上图:明代瓷碗
要知道,孙悟空日常状态下的身高只有不满四尺,一丈二的棒子等于说有他三个长,其粗细程度,跟瘦小的身躯比起来,简直失调的不像话。实际上,一个瘦小的猴子用一根大粗棒子,正是作者想达到的效果。
也有人强行解释说,这个碗口指的是茶碗,也有人说是碗的底口。实际上,书中有多处描写,可以证明金箍棒的作战状态是非常粗大的。
比如在黄风岭,小妖和黄风怪汇报的时候说:
洞门外来了一个雷公嘴毛脸的和尚,手持着一根许大粗的铁棒,要他师父哩!
在“四圣试禅心”的时候,孙悟空也形容自己的棍子是“粗棍”。
在狮驼岭,孙悟空和大象精打,猪八戒提醒孙悟空去戳大象精的鼻子,于是孙悟空“他就把棒幌一幌,小如鸡子,长有丈余”,鸡子就是鸡蛋,作者说“小如鸡子”,说明金箍棒平时的粗细程度是远大于鸡蛋的。
上图:狮驼岭大象精
这也就不怪书中经常形容说“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了,拿着这么粗的棍子去打人,着实吓人。
不过,这么粗的棍子显然也有个劣势,那就是相对孙悟空这样瘦小的人来说,单手使用有些困难。
在书中,孙悟空都是双手使棍,除非将自己变大,否则在单手使棍的情况下,武力值立马下跌。
比如在书中,孙悟空和红孩儿打斗,原本是占据上风的,按照书中描写,两人才战二十合,红孩儿已经只有招架之能,眼看要被孙悟空降服。可惜猪八戒上前搅局,让红孩儿得以逃脱并开始放火。
放火之后,孙悟空必须要“捏着避火诀”才能进入火中。捻诀是道教的一种法术,需要作出特定的手势,所以入火中的孙悟空只能单手持棒。
上图:道教的捻诀
在请来龙王降雨之后,孙悟空捻诀入火场,却被红孩儿一口烟熏个半死,随后一头扎进冷水,热冷一激,白白丢了一条命。
上图:张纪中版红孩儿
类似的还有孙悟空为什么怕在水中作战,道理是一样的,孙悟空入水需要腾出一只手“捻避水诀”,单手持棍,他心里没底。
这一点不仅孙悟空自己心知肚明,一些对手也会利用这一缺点跟孙悟空对阵,比如说如意真仙,孙悟空才打了十几个回合,就把如意真仙打的抱头鼠窜。可是后来:
(孙悟空)却使左手轮着铁棒,右手使吊桶……他(如意真仙)又来使钩。大圣一只手撑持不得,又被他一钩钩着脚,扯了个蝤踵,连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圣……爬起来,双手轮棒,没头没脸的打将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敌。
上图:86版《西游记》如意真仙
不过,咱们也不用计较影视剧中的这些形象是否靠谱。毕竟咱们今天奉为经典的明代《西游记》本身也是一部同人作品,其原作是元代的杂剧《西游记》。
元代的杂剧《西游记》中,唐僧才是主角,而孙悟空只是来搞笑的,甚至还问过唐僧“师傅爱我?”(原话如此),他的武器是生金棍和戒刀。
生金棍是金箍棒的原型,也可以变大变小,不过这玩意是棍,自然要细一些。在实际使用上,元代杂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时候用戒刀,有时候用生金棍,不一定。元代的孙悟空是一个混球,有点像明代《西游记》的猪八戒,总是凡心不死,贪吃懒惰好色,以衬托唐僧的伟大。
上图:元代杂剧里孙悟空的一起凡心,紧箍咒就会起作用,《大话西游》里孙悟空因为紫霞之死而头疼,是有来头的,不是编剧胡编
这也是作者给他配戒刀的原因,戒刀,便是提醒他“割断恩爱”,不起凡心。但是到了明代《西游记》里,孙悟空才是主角,通篇表现的都是孙悟空猴从懵懂到叛逆再到超脱的心路历程。这里的孙悟空是有慧根的,不需要戒刀去提醒。
那为什么作者要给孙悟空配这么一根大粗棍子呢?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刻意营造一种“反差萌”,另一方面,应当是为了凸显孙悟空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英雄形象。
注:本文作者弓旗那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