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早期形势图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他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孝公、秦昭襄王等六位国君给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秦王嬴政继位之前,六国就已经开始用割地的手段来讨好秦国,企图延缓自己的灭亡时间。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内史腾再次对韩国进行攻击,最终攻克韩国都城,俘虏韩王安。那么,秦灭六国时为什么先拿韩国开刀呢?
四战之地
战国后期形势图
当年三家分晋,韩国分到的地盘说好也好,说坏也坏——韩国位于秦、齐、楚、魏四国的中间,算是“五国通衢”,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对本国的商业发展也非常有利,但同样的区位条件让韩国也成了“四战之地”,以至于“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另外,韩国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铁矿,正因如此,韩国出产的兵器可以说是最受各国欢迎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孥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出产的刀剑也“陆断牛马,水截鹄雁”。但也正因如此,韩国被周边其他国家觊觎已久。
远交近攻
秦灭六国线路
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范雎给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秦始皇也是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灭六国之战。其实赵魏韩三国都与秦国接壤,秦国最开始也是将矛头对准了强敌赵国。长平之战虽然让赵国损失了全国大部分兵力,但秦依然没有能力将其消灭,几十年后大将李牧又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两次大败秦军(两次共计歼灭秦军15万人)。在对赵战争接连失利之后,秦始皇就不钻牛角尖了,开始把进攻方向转向韩国。
间于秦楚
韩国人才也不少,比如韩非子
滕文公曾向孟子求教,说滕国夹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实在不好生存,孟子给他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多洗脑”的建议。可惜韩国没有受到高人的指点,他选择的是自己瞎作。秦国强大了就倒向秦国,并且出兵支援秦国攻打楚国;楚国雄起了就倒向楚国,还又蹦又跳地骂秦国不是东西;当秦国和楚国都在忙活时,他又出去欺负人,把郑国给灭了,所以韩国在七国中的人缘实在是太差了,在哪都不受待见。所以秦国灭他时,其他国家都作壁上观。
公元前230年,韩国首先灭亡
本来韩国夹在几个强国之间就不好生存,凭借自己的地域、资源、技术优势踏踏实实过日子可能也不至于灭得这么快,但是非得狐假虎威,东一耙子西一棒槌到处招惹人,却不知自己早已深陷十面埋伏,亡国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