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Magazine)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包含各种内容,是一种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的出版物,收入来源都是广告和读者的购买。杂志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罢工的“副产品”。
杂志(网络图)
1663年,荷兰国内陆续发生了小规模的罢工、罢课等活动,抗议统治当局没有关注底层人民生活。当时,工会为了及时向工人们传达罢工最新指示,私下印刷小册子分发给工人,指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可当时由于工会组织力量并不强,导致很多环节出了问题,工人并不能及时跟进了解事情进展。这时,报纸也铺天盖地报道罢工的事情,每天关注罢工的进展,工人们只能通过这一渠道来了解罢工斗争的进展,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报纸早已被利益集团操纵,不但没有如实反映情况,而且全是关于罢工的负面新闻。
一天,一个片区负责人罗德斯迟迟没有接到任务小册子,感到非常着急,只能依靠报纸获得一些信息,但无法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一天,好不容易有联络通讯员将小册子送来,交待了详尽的下一步主要任务。罗德斯不敢耽搁,当天夜里就召集所有工人开会布置下一阶段任务。可就在这时,一位工人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罗德斯先生,请告诉我们,每天不上工就这样耗着,有什么结果呢?我们罢工前还能勉强吃饱饭,可罢工这么长时间,生活都无依无靠了,你还让我们坚持,这样坚持下去有意义吗?”这一突然发问,让罗德斯毫无准备,他只是一个劲强调,这样的罢工是为了争取更大利益,肯定会成功,可工人越来越不爱听,最后,大家干脆甩袖而去。
杂志(网络图)
罗德斯十分着急,赶了一夜直接来到罢工总指挥部,如实向总指挥凯特反映这个问题,凯特高度重视罗德斯反映的情况,立即召集指挥部所有人开会,商讨解决的办法。一位名叫钱德勒的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现在罢工已到关键时期,我们有必要在每次下达任务时,向大家讲清我们的意图,并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的效果,以及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都要和工人讲清楚,否则,现在市面上的报纸已被利益集团操纵,很容易给工人们造成误导。”凯特立即同意了这一建议,并指示这些评论性的内容就由钱德勒负责,印刷负责人在印刷计划的同时,也要将这些评论排版印在小册子上。
凯特又特意交待,这些评论性的内容,可以针对罢工总体情况,也可以针对阶段性的任务,而且,要加大印刷量,争取每五个工人就能得到一本,就这样,部署任务的同时加评论的册子开始在工人中间流传开来。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有效,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认识,增强了信心,加强了团结,这种新的出版形式就这样诞生了。后来,这种小册子又得到了发展,添加了工人的决心书、宣言以及揭露当局利益者剥削内幕等,小册子也越来越厚,越印越多,越来越受欢迎,为罢工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凯特鉴于这种册子刊登记载了各种内容,干脆给这种册子起名叫杂志。
1665年1月,法国人萨罗在阿姆斯特丹得到了一本杂志,不禁为它的内容及方式所吸引。当时,他正在搞研究,他就想,为什么不出一本由所有学者撰写文章的杂志呢?于是,他着手收集优秀文章,并找到了印刷厂设计了样式,并命名为《学者杂志》。因为首次采用Journal一词作为刊名,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杂志。
《学者杂志》(网络图)
中国最早的杂志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
后来,杂志传到了欧洲各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封面、内容、运行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杂志内容又加上了配图,越做越精美,越来越实用,就这样,杂志渐渐向世界各地传开,至今长盛不衰。
?参考资料:《中国期刊发展史》 作者:宋应离 2006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