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NBA鲜有兴奋剂丑闻?少点夜店,多点训练最实在

竞技体育充满激情,观赏性十分强,也成了球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球员们在享受胜利的喜悦的同时,也经常被爆出服用兴奋剂等阴暗的一面,而不像游泳、田径、棒球等比赛,兴奋剂丑闻屡见不鲜,很多球迷印象中NBA兴奋剂时间比较少,本篇我们就来聊聊关于NBA兴奋剂的话题。

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与足球联盟中,不时有兴奋剂丑闻爆出,因为HGH和类固醇最大的作用是增强肌肉和力量,在强调身体对抗的比赛中,体重越大优势越大;而兴奋剂只适合一场比赛且只能短期服用;当然与监管力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像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大型赛事对兴奋剂检查非常严格。

相对而言,NBA的检查制度就稍显松散。联盟规定球员一年内要接受四次强制药检,时间不定随机抽查。而检查也是联盟组织内部检测,联盟也很少披露相关情况,外界也不得而知。从2015-16赛季开始,NBA也与时俱进,将HGH列入检测范围,尽管血检对HGH检测的意义并不大。

NBA也是有过因兴奋剂被处罚的案例,最有名的就是梅奥,他在2011年被查出服用类固醇,联盟对其禁赛,灰熊队扣了他40万美元的薪水;还有拉沙德-刘易斯,2009年也曾被查出使用类固醇,联盟勒令其禁赛10场,但刘易斯称:他只是在药店买了成分不明的维他命营养剂才中招的,被查出违禁后,除了水,他什么都不敢喝。

但NBA球员的确没有服用兴奋剂的必要。他们拿的是年薪,除了进入今后赛有奖金、得到总冠军多一些荣誉,除此之外,他们相当于拿的是死工资,不管个人竞技状态如何,球队都必须履行合同,就像高富帅帕森斯,拿着高薪依旧可以赛季报销,不打比赛,却频繁出入夜店。

兴奋剂只能对球员短暂性的起到效果,但NBA常规赛是漫长的82场比赛,不可能每场都服用兴奋剂。兴奋剂只能短时间提升人的爆发力,NBA一场比赛用时两个半小时,篮球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技术活、脑力活,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有时还需要让身体静如止水,比如说:罚球,也许兴奋剂能帮助球员在身体对抗上能占到优势,但投篮不准依旧白搭。

兴奋剂不可能长期服用,因为副作用非常大。很多球星都很重视对自己身体的保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们宁愿每年投入200万美元来保养身体,目的就是为了延缓体力下滑,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像邓肯、诺维茨基、卡特之类的球员,职业生涯都超过20年了,几十年如一日,稳定见证伟大。

不排除在伤病恢复期,或者在总决赛有球员会冒险,但在赛季进行期间,估计都不会去尝试,毕竟有时间冒险服用兴奋剂,还不如少逛夜店、多做体能训练更为实在。

文/篮球球迷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