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持木梃闯入太子宫殿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五月初四的黄昏,北京城发生了一件刑事案。《明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五月,己酉酉刻,有不知姓名男子,持枣木梃入慈庆宫门,击伤守门内侍李鉴。至前殿檐下,为内侍韩本用等所执,付东华门守卫指挥使朱雄等收系。”
这样一件案子没有产生任何危害后果。但慈庆宫居住的是当朝太子、后来的泰昌帝朱常洛,事关帝国的继承人安危,那就是惊天大案了。
史称“梃击案”,和“妖书案”一样,是观察、剖析晚明政局的一个绝好标本,它既是万历朝君臣否隔、门户争斗的一种表象,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万历崩驾后明朝政治的走向,引发了长时间的政治斗争。
魏忠贤陷害东林人士即以此案为张目;崇祯登基,给东林人士大平反,亦以这个历史问题做切入口;满清入关,弘光朝偏安南京后,此案依然成为朝内诸臣争斗的题目。“梃击案”所起风波,直到明朝覆亡才平息。
为什么这样一个未遂案引起这么大的动静,首先结合当时明朝的政局分析。万历帝已登基43年,暮气沉沉,常年隐居深宫不见群臣,朝廷和各地官员缺员,不能及时补充,民间的矛盾一点点积累,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君臣之间势若水火,群臣之间也各立门户。
这种局面的造成固然是由王朝政治体制到明末已僵化的大趋势所致,但直接的原因是“国本之争”导致的。
万历皇帝的太子之争
万历帝春风一度,临幸了母亲李太后的宫女王氏,没想这位宫女怀孕并生出皇帝的长子朱常洛;皇帝的次子夭折,几年后他和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
?
万历帝
他想把皇位传给自己钟爱的朱常洵,但这样违背了明朝嫡长继承的祖制。——皇位继承法可算明帝国最重要的法律,若被破坏后果是灾难性的。
群臣看透了皇帝的心思,通过20余年的君臣过招,一些文臣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使万历帝不情愿地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中,文官集团用祖制即习惯法来制约皇帝,是明朝中后期常见的政治生态。
尽管从法理上讲皇帝具有至高的权威,对臣下有生杀予夺之权,但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为所欲为。文官集团制约皇权最后的法宝是法律解释权。因此无论在嘉靖朝“大礼议”,还是万历朝“争国本”中,文臣前赴后继,在对礼法的维护上丝毫不让步。
朱常洛虽然已有太子的名分,但地位不稳。一旦他意外身亡,皇三子常洵继位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梃击案”发生后,朝廷许多大臣怀疑是一起由郑贵妃和其兄弟郑国泰策划的谋杀案。因为太子身亡,郑贵妃和她的儿子是最大的获利者,自然也就成为许多人心中最大的嫌疑人。
可刑部初审,拿出的结论是:这个叫张差的凶犯是疯癫者,因为在老家受到了刺激,来京上访,闯入慈庆宫。
但刑部主事王之寀等文臣认为这是替背后指使者开脱,力主要查个水落石出。他通过预审掌握了一些证据,在一些大臣的力主下,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共13个司局近20名官员一起公审案犯。
据张差交待,在朝阳门外刘成家的大宅院里,太监庞保、刘成养了他3年,送了他金壶、银壶各一只,并让他打上宫门,打了小爷便有吃有穿。小爷是宫内太监对皇太子的称呼。
此时真相开始显露了,如果顺藤摸瓜查下去,证实贵妃伙同外戚要谋害太子,万历帝再宠爱贵妃,恐怕也不好偏袒。
此时,最害怕真相的是皇帝。这个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案子牵扯到太子、贵妃和皇帝,将太子和皇帝、贵妃的矛盾摆到天下人面前,这将带来很大的危机,大明朝廷可能会发生“地震”。
以当时大明文臣党派林立、攻讦为常的习气来看,不知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个案子兴风作浪,大明朝廷从此永无宁日。而万历帝已经当了43年皇帝,来日无多,他可不想在混乱中交班。
可具体办案的一些官员只想索真相、求公道,尤其是言官。于是皇帝只能亲自出面,召见太子,并让内阁大臣方从哲以及其他文武百官站在旁边做见证。
皇帝和太子演双簧
万历皇帝拉着太子的手说:“此儿很孝顺,朕十分喜欢,如果有别的意思,不就早立别人呢?外臣心怀何意?动辄用流言离间朕父子!”
?同时,他还把太子生养的三个孙子叫到跟前,让各位大臣看,然后说:“朕的孙子都这么大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并要太子心里有什么话当着群臣全说出来。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子心领神会,马上表态说,那个疯疯癫癫的案犯要马上处决,不能再拖了。并对众大臣讲,我们父子十分亲爱,你们外臣议论纷纷,如此只能使你们成为无君之臣,我成为不孝之子。
太子都这么说了,这案子哪还有继续追查下去的必要。皇帝谕示刑部,明确给案子的处理定调,说张差是个疯疯癫癫的奸徒,闯入东宫伤人,罪在不赦,立即处决。太监庞保、刘成严加提审,明确定罪,不许牵连他人。
万历帝利用皇权强行将这件事平息下来,可在他死后,这案子一再被翻出来,引发政局动荡。
(作者:十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