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二面派”?在家在外表现不一样?

许多爸爸妈妈发现,自己家的宝宝在外面和在家表现得很不一样,在外面包括幼儿园都是活泼开朗的外向型,在家里却比较没有安全感,非常粘妈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现阶段孩子内外表现不一,其实不是问题!

1.孩子的自尊心在约束自己。在外面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他会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好,希望别人告诉自己:我很好,我比别人强。这说明孩子情商发育非常好,因为他知道内外有别。妈妈不要有顾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标志。

2.说明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好。就像成人在不同环境也会有不同表现,只是成人知道用社会角色去调整自己在不同环境里的言行,而宝宝还没有社会意识,更多时候只是凭借自己的安全感去调整行为。因此妈妈可尽量保护宝宝的安全感,帮助他建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目前行为的“二面派”不代表成人后的表现。幼儿正处在人格发展早期,行为具有很大可塑性,随着年龄增长,个性逐渐凸显并较稳定,这时行为倾向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所以,幼儿期的某些表现不代表他们成年后的表现。

那孩子在家与在外表现不一致,其主要原因:

1.家长的教养态度:在家中,不少家长往往溺爱、娇惯、迁就孩子,使孩子感到在家就可以任性,无自我约速。

2.缺乏社会比较。家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环境,现在的孩子不太有机会在家之外的地方活动,一旦离了家,“英雄”可能立即变“狗熊”。

3.害羞害怕。在家中,幼儿知道父母会顺帮他,而在外面对着不认识的人会胆怯,害怕做错事而被指出或批评,宁愿不声不响以免犯错。

对此,家长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1.从调整自己的教育态度入手。在家里也同样地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对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要坚决地拒绝,让他懂得并非自己的任何要求都可以获得满足,学会约束自己。

2.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别的小朋友。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他们进行集体游戏,从而进行社会比较。

3.在家里建立起适当的奖惩制度,如在家里表现得有礼貌也可以得到小红花等,以促进孩子在家里的积极表现。如果孩子在家只是比在外有更多一些的调皮行为,不属于品行习惯的范围,家长不必过于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