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一定要杀年羹尧?与功高震主没半毛钱关系

雍正年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臣:年羹尧。他在雍正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其心腹。康熙去世后,雍正继承皇位。而在这皇权交接的过程中,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起了关键作用。雍正登基后,对年羹尧也是极为倚重,封他为抚远大将军,将西北的军政大权,均交由他处置。年羹尧也不负所托,平定了西北的罗卜藏丹津叛乱,为大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年羹尧最终的命运却是被雍正帝下令狱中自裁。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呢?


有人认为,年羹尧手握重兵,又居功至伟。雍正皇帝担心他功高震主,所以才下令将其杀死。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正确。年羹尧当时确实掌握着整个大清国最精锐的部队,而且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但是他却绝不可能造反。这倒不是因为年羹尧忠心不二,不可能生异心,而是他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发展到清朝时期,皇权已经空前的强大。朝廷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用来确保皇权的不可侵犯。年羹尧虽然位极人臣,但他所拥有的一切权力,都是皇帝所赋予的,皇帝也随时有办法可以将其收回。年羹尧手下的将士之所以对年羹尧唯命是从,也是因为知道背后有皇帝的支持。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年羹尧在军中的威望也就不复存在了。


即便是年羹尧假传圣命,比如以“清君侧”之类的名义起兵造反,那也成不了大事。因为军队打仗需要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粮饷。当时年羹尧的军队,一切供给都靠后方源源不断向西北输送。这给雍正继位初期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但也有个巨大优势,那就是前线将领无论怎么拥兵自重,都始终无法脱离朝廷的掌控。当初康熙最宠爱的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同样是手握重兵,而且地位比年羹尧更尊崇。当得知雍正继承了皇位后,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只能乖乖交出兵权。连胤禵都无法发动兵变,更何况是年羹尧呢?


既然年羹尧不可能对皇权产生威胁,雍正又为什么要杀他呢?这其实和雍正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许多书上都把雍正描述成一位对人寡情寡义的帝王。这其实一点都不客观。实际上,雍正皇帝在对待自己宠信的大臣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让人感觉这并不像一位帝王,反而更像是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比如他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字里行间中,透露着满满的基情。雍正还要求自己的子孙以及全国百姓都要像他那样来爱戴年羹尧,“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甚至雍正皇帝还曾派“六百里加急”快马给年羹尧送荔枝。这种宠爱程度,即便是现在的小伙子去追女神,恐怕都难以做到。


不过,雍正皇帝在对待年羹尧一心一意的同时,也要求年羹尧对他肝胆相照,而年羹尧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年羹尧恃才傲物,战功卓越,再加上皇帝特别宠信,因此就变得盛气凌人。他在平定西北叛乱之后,进京面圣。雍正下令让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王公下马,其他官员一律跪迎。按说受此隆恩,年羹尧应该谦虚推让。可是他却只管骑着高头大马向城里走去,看都不看道路两旁跪迎的百官一眼。此外,他在雍正面前,也表现的居功自傲,无人臣礼。

付出了一片真心却换来了年羹尧傲慢的态度,雍正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此后,他对年羹尧的态度便发生了急转弯。年羹尧在面圣后不久,回到西北。雍正发来谕旨,上面写道:“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这是雍正第一次警告年要慎重自持。


如同许多情侣关系破裂一样,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后面更难听的话就会接踵而来,雍正对年羹尧的态度就是如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雍正皇帝不断地训斥年羹尧,甚至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雍正拿来大做文章。不久之后,年羹尧被解除了川陕总督之职,调任杭州将军。紧接着又是不断的降职处分,直至打入大牢。

雍正四年(1726年)十二月,当年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最终被雍正帝下令狱中自裁。可以说年羹尧之所以被雍正杀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辜负了雍正皇帝对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