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这位来自中亚的工匠复活了这项失传的技术

唐代韦应物的《咏琉璃》“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赞赏琉璃之美,琉璃瓦成为富丽堂皇的代名词。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也成了皇家建筑必备之物,至宋朝时写入《营造法式》,而明清的琉璃瓦,色彩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琉璃技术是如何发明的呢?

琉璃技术应该是一个意外发明,原来古人在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矿渣中会形成琉璃,要知道冶炼青铜需1080摄氏度的高温,完全可将矿渣中的石英分解出来。

之后,古代匠人试着用方解石,加入硝、铜铁、汞等烧,真的得到了琉璃。不过,由于材料混杂,膨胀系数不一,加上当时技术不过关,用琉璃烧制器皿难度十分大,往往十件里才有一两件是正品,其余都是废品。

实际上,琉璃也是玻璃的一种,如《中国古琉璃研究》载:古埃及“费昂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

只是由于原材料不同,因此中国的琉璃还达不到玻璃的透明度。据考古发现,中国周朝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超过90%(通透)一点点。别小看这一点点,它还是无法让琉璃成为水晶。

既然中国的匠人无法使琉璃成为水晶,那么就用它来制瓦,物尽其能吧,那时已到北魏时期了。

不过在此之前,中国已有陶瓦,商代时就在陶瓦上釉,只是制琉璃技术不过关,无法烧制出令人满意的“琉璃瓦”。

北魏时,琉璃的先进技术从西域传入中原,这时的琉璃瓦才真正成为建筑的材料。

当时战乱频繁,该项技艺失传,直到隋代工匠何稠经反复试验,才将它复活。

这个何稠,非中原人,也非姓何,他来自于西域的何国。

何国,“屈霜你迦(Kushanika)”首音节节译,位于康国与安国之间,是连接东西粟特的枢纽,又译为“贵霜匿”,隋朝的众多属国之一。唐时为贵霜州,故地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西北方,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理。因“何”为华夏旧有之姓,故何国胡人入华后,较难辨认出其粟特身份可见,何稠就是来自何国的一位名叫稠的人。

史书曾载:“何稠,字桂林……父通,善玉。稠性绝巧,有智思,用意精微。”“开皇初,授都督,累迁御府监,历太府丞。稠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波斯尝献金锦袍,组织殊丽,上命稠为之。稠锦既成,逾所献者,上甚悦。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寻加员外散骑侍郎。“(《隋书何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