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自恋时代的到来?

现如今“你也太自恋了”这样的话不绝于耳,自恋的人认为自己处处优于他人,有很强的优越感,感觉自己真是棒棒哒。自恋其实也是自信的象征,但是,过度自恋则是一种心理的病态,我们到底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恋呢?

1. 为什么自恋者被称为是“水仙花”?

自恋(narcissism)一词来自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被命运女神捉弄的美少年纳喀索斯以前从未见过自己的身影,并不知道自己拥有非凡的容貌,面对追求自己的女神也毫不动心。有一天他外出打猎时,途径一潭清澈的湖水,正欲取水解渴的他却无意间看到了湖中映出的美丽影像,误认为是水中女神在窥视他,他瞬间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秀美的倒影。最后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后来美少年竟幻化成一株清新脱俗的水仙花。至今,希腊人仍称水仙花为纳喀索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则赋予这个词“自恋”的含义,用以描述那些疯狂地爱恋自己、过分自我为中心的人。

即便世人对自恋者有诸多偏见,但著名画家达利和小说家杜拉斯仍毫不掩饰且不无骄傲地宣称自己是“疯狂的自恋者”。

2. 自恋就是唯我独尊?妥妥的女王范儿?

自恋长久以来有些贬义的成分。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力比多(libido,内驱力)兴奋的状态。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他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洽的亲密关系,而且还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感觉自己是其理想化的自我。他认为自恋应是孩童的专属,幼儿爱自己的身体,把自己当做生活和世界的中心,乐于接受人们给予自己无尽的爱,却难以回报,但人若把这种“自恋”的特殊时期延续到成人生活,就很麻烦,他们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自傲的人,当自恋欲达到极点,他们竟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爱上别人,只想得到他人的爱和赞赏,并希望长期掌控这一局面。

卡伦·霍尼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我生为优越者”的“病态自负”的概念,患者期待别人无条件地爱他,不能容忍他人的质疑,却可以任意践踏他人。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长期研究自恋型人格,并提出独到见解:自恋其实就是力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借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他认为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是允许适度自恋的,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自恋许可的范围才是不健康的。

现今的人们或许应该感谢科胡特先生,正是由于他的全新解读,才让世人对自恋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自恋。它刺激我们让自己显得更有吸引力,促进人们去努力夺取佳绩,获得进入良好学校深造的机会,赢得受人尊敬的工作岗位,取得骄人的成就等,人们凭此充分感受到自我价值感的存在。

3. 自恋的人,是臭美还是真美?

健康自恋就是适度自恋,而不健康自恋则属于过度自恋。

所谓健康适度的自恋,是建立在有充分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上,既爱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也能接纳别人,爱他人和关心他人。在展示自己小自恋时,比如玩自拍,各种秀,做到有节制,不过分夸张,尽管也有求关注赞赏的意思,却能适可而止,对他人不同的评价不在意,更不会被激怒甚至破坏性地报复。

不健康自恋属于过度自恋,若任其长期发展,可能会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属病态型自恋。按照《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为:

(1) 对批评的反应强烈,常表现为愤怒、羞愧或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 损人利己。总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 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被人特别关注;

(4) 人际关系不稳定,过分理想化或过度贬低他人;

(5) 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理想或爱情有非分的无限幻想;

(6) 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 缺乏同情心,冷漠无情;

(9) 有强烈的嫉妒心和报复心。

注:包含5项以上者可初步判定有自恋倾向,若希望对其确诊,需到专业机构评估鉴定。

4. 你自卑是因为太自恋了?

自恋者,经常为自己如何行事和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而苦恼,对他人的评论十分敏感。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这种人格是因为在儿童早期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情感和认可不足而补偿后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其障碍是由于父母时常过分夸大了孩子的才能,从而导致其不且实际的幻想和期待。自恋者在自我极度膨胀的同时,内心常伴有阵发性自卑,但为了抗拒这种无助和恐惧,不得不用夸大的自我意象示人,并在人际互动中时常采取冒险的行动。可以说,有多自恋就有多自卑,它们是一枚硬币不同的两个面而已。

现今社会的大环境,完全赞赏个人价值的实现,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人们面临比过去更复杂的局面和挑战,激情豪迈的人们欲彰显“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傲人霸气,加之移动互联、智能手机、圈子文化、全民自媒体热点不断爆发,让“自恋文化”有了更深厚和肥沃的土壤。个性即价值的时代已然来临。

尽管如此,我仍建议人们在“适度而不过度”的原则下充分展示个人的风采和智慧。

务请牢记:适度自恋怡情,过度自恋伤身!


(作者:潘鸣,青岛一鸣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专家,微信公众号:YMXL525,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