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错别字?
从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就学到了“通假字”这个词,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其中最后一个“知”就是通假字,通我们平时使用的“智”字。通假字在古代文献中实在是屡见不鲜,为此,我们都会感到迷惑——通假字是错别字吗?难道古人就有写错别字的特权?国史君(国史通论)今天要讲的就是:其实有部分古人是冤枉的,他们的确没写错别字!
我们平时所说的通假字包含了三种情况:古今字、异体字以及通假字。其中古今字说的就是汉字发展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昨天的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汉字“六书”,就是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其中就有一种被称为“假借”,像昨天说到的“然”,其实它的四点水(应该称为火字底)——“灬”字,读音和释义都是“火”,但是“然”字后来成了“然后、然而”等意思,于是不得不再画蛇添足般地加一个火字旁,用“燃”来表示燃烧的意思。
通假字举例
同样的情况有很多,再比如“共”字,“常与村人共”、“共其乏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承其嘉惠”这四句话中,每一个“共”字表达的意思都不同,但是这些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的确只有一个“共”,而没有“供、拱、恭”等字。所以这部分古人是被冤枉的,你要是对他们说,老祖宗您写错字了!应该是“供其乏困”才对!他们会一脸茫然地说:“你才写错字了吧,供是啥?不要拿异体字来吓唬我!”
接着,就要说到异体字了。异体字指的是读音和意思都相同,但是写法不一样,比如“泪-涙”、“群-羣”等,汉字渐渐走向规范化之后,一些并行使用的同音同义字就被当成了异体字。但是有的异体字后来也成功上位了,就像国史君(国史通论)在“转注”中举例的“考”和“老”,其实本意都是“老”,但后来发展成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而没有正体和异体之分。
明思宗的“明”就是异体字
接下来就是通假字,这个就有错别字的嫌疑了。很多时候,古人也会提笔忘字,但是他们不像我们一样有多种选择,遇到不会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当时他们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同音的字来代替。清代学者王念孙曾经说过:“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再文字”,意思就是文字的最终目的还是用于语言表达,只要能听懂,管他是不是错字呢。但是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则毫不留情地揭发了古人写错别字的行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这句话也对“通假字合法化”找到了缘由:一个人不会写,就用错别字代替,后面的人跟着学,于是写通假字就成了写错别字的正当理由了。
清朝已有座字,所以“满坐寂然”写错了
看来,古人写通假字有的确实是比较冤枉——有很多现在常用的字在当时还没被发明,有的则被当成了异体字废弃不用。但有的则确实是提笔忘字,用错别字来代替,但是他写的东西值得后人借鉴,便不得不把他写的错别字用通假字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