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三让天下”是哪“三让”?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开国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其为兄长;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苏,建国勾吴。

对于“太伯和仲雍避让”,孔子曾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那么,吴太伯“三让天下”是哪“三让”?

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太史公说得很清楚了,就是一让季历。泰伯、季历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长子,但是太王想传位给季历,于是为了让太王传位给季历,就和弟弟就跑到了吴地。两人为了避季历,还故意把自己弄的像当地土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表示自己不能继承王位。

二让文王。季历死了,其子姬昌继位,不争。

三让武王。姬昌死了,武王继位,不争

对此,孔子也持以上说法,不过还存在其他说法。

如生一让,即太王病,采药不归;死一让,即太王死,也不回来奔丧;丧事除,又一让,即他逃到吴地,把自己弄的和当地土人一样,表示自己终生扎根这里,至死不回。

当然还有其他说法。

纵观吴太伯三让天下,就是一个意思:太伯顾全大局,为了国家为了天下百姓,连皇位都可以让,要知道,历代君王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夺得江山当上皇帝。

但是,又有一种观点是:吴太伯三让天下是周人出于某种目的编造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吴太伯让天下是被逼的。周人编造这样一个道德神话。为的是给国人树立一个道德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