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背后的焦虑:周期长而营收难

全球都陷入了对AI的憧憬与渴望中。有人说,现在的AI领域像极了当年的互联网在1998年勃兴两年后又遇到寒冬的情形。而近年来AI厚积薄发,主因是深度学习获得了突破,创业和投资由此情绪高涨。

所谓人工智能(AI),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AI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就在前不久,科技富豪马斯克与扎克伯格围绕AI进行了一场公开论战。特斯拉、SpaceX CEO马斯克发表言论,他呼吁大家提前行动起来,对AI进行监管,因为马斯克相信AI“会对文明的存在构成本质威胁”。而扎克伯格则认为:“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很强烈的看法。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总的来说我很乐观,我认为大家可以开发一些好东西,让世界变得更好。有人是反对者,他们宣扬末日论调,我真的无法理解。这种看法很消极,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甚至认为这样说是相当不负责任的。”然而,在整个科技行业中,扎克伯格的观点更加主流。

无论是在面对AI的投资创业上还是大到AI是否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的讨论上,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的认知。根据历史数据推断,中国在2017年成立的新公司将不超过15家,融资增长也较前两年放缓,预计融资总额将会在2017年年末达到745亿,我们将会发现,投资越来越多,公司越来越少,项目越来越贵,AI商业化之路其实有点力不从心。

换句话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市场被高估了。深度学习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神经网络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前沿研究是由对已有方法的微小改动和改进组成,而这些方法在几十年就已经被设计出来了。

尽管如此,市场热炒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仍然有限。许多项目和技术,并不能直接获得消费者欢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走向成熟。

这种前提下,创业项目不得不舍弃大众消费场而致力于解决企业级问题,创新公司的商业模式回归到类似传统IT厂商的角色,进一步加大了营收难度。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行业现在存在资金多而项目缺,周期长而营收难的瓶颈。但是在不断兴起的潜在独角兽人工智能公司中,有家公司已经突破了行业瓶颈,实现了营收。

Video++极链科技作为国内一家专注于消费级视频领域的 AI 科技公司,业务涵盖视频识别、视频电商、视频广告等。视频识别可以被认为是识别一系列连续模糊的图像。不同点在于,它对识别的要求更高,环境、场景、光影,已经视频的清晰度都会对识别效果产生干扰;而相对安防视频,消费级视频的识别对误检率要求高、对漏检率要求低,需要建立商业级样本库。一般的视频识别采用的是“离散识别”,比如Google,即把图像采用每隔10帧、或者每隔10秒钟,切出一帧一帧,然后把每一帧进行对比,然后识别。

Video++由于定位在是消费场景,锁定的品类有限,只用识别那些可供投放广告的商品或场景,所以相对于Google的全域识别,Video++识别的品类降低到20多类,包括水杯(用于快消品投放)、电脑、3C等。技术手段上也不同,采用的是一种“追踪技术”,追踪视频中特定品类的商品,来识别出可供提供广告商进行投放的商品类型。

据悉,Video++在2017年曾拿下2017 ECI Awards技术创新大奖、TopDigital等多个奖项。在客户层面,Video++相关人士介绍,公司已经和芒果 TV、乐视、搜狐、熊猫直播、斗鱼直播等各大视频网站进行了合作,月独立 UV 量已达 2.8 亿(据Video++提供的数据),目前已实现营收。

虽然AI行业即将面临泡沫,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多些实干,少些浮躁,相信一个伟大的新世界就在不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