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路在何处?
大家都是成年人,也没什么不好谈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没必要愤青到去质疑生活,去质疑那些企业为何只看重211、985大学的毕业生。
其实企业对名校的毕业生刮目相看,正如大学生对名企格外青睐,如出一撤。
由于中学时代的玩乐,导致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困难,恰恰说明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如果当下不做好规划,那未来几年,我们可能还是处于如此被动的状态。
而普通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一般而言,有三条通过实习,增强能力,获得一些内推机会;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和学校,获取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或者选择创业,九死一生杀出一条路来。
(2)
创业or考研
我从2014年底开始,做过很多线上线下的分享,作为创业者,宣传自己的时候,就是在宣传公司,而分享这是极低的宣传成本,耗费的只是个人时间。
而2017年放弃创业后,我的分享少了很多,因为进入职场,我就需要遵守职场规则,不宜再去做个人品牌,公司品牌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回到正题,我之前做的诸多分享,都谈到一个观点,不支持大学生去创业,虽然我是这波浪潮的受益者,但我一直称自己为一个幸运的人,而身边不知看到多少创业项目折戟沉沙。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如今很多的学生选择创业,只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而不是有自己的想法or愿景,真的想去改变什么,因此创业这条路只适合极少数人。
对比之下,考研成为了大多数普通大学生的晋升之路,通过学历、学校的提升,在两三年后,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对比创业的虚无缥缈,考研为一条有前行目标的道路。
(3)
实习为第三条路
周末,我跟一个HRD聊天的时候,谈到对应届生招聘,其还是很看重实习经历这块的,尤其是在行业相关的大公司里实习过,至少对职场的初步认知已经有了。
在大学里,最重要的学习,一定不是考试的成绩,而是一个实用的技能,而大多实用的技能,只能在实习的过程中,慢慢习得,因此实习这件事,无疑可以提升我们的个人能力。
当然还有点,则是赢得更多的职业机会,要知道HR筛选简历的标准,为了流程化、简便化,会以学校、专业为考核的主纬度,而真正的业务负责人则不同,其看重的是工作能力,如果通过实习,让自己的能力被直属领导所认可,获得转正的机会,也并不是不可。
即使这个部门确实没有HK,带你的人也可以给你其他公司的相关内推机会。
本人做了六年校园市场,由于创业,积累了一批不错的资源,现招募五名实习生,坐标北京,分别负责:渠道运营、产品运营、社群运营、设计工作,毕业之时,不保证100%内推进智联招聘,但确保一份不错的工作内推。
期待并肩作战,个人邮箱:sun.ling@zhaopin.com.cn
作者孙凌,连续创业者,职业生涯规划师,前超级课程表副总裁、美团校园创新业务负责人,现智联招聘学生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