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前的今天,对儿子“施暴”的著名翻译家傅雷携妻自杀身亡

51年前的今天,对儿子“施暴”的著名翻译家傅雷携妻自杀身亡

(万象特约作者:一一)

傅雷出生于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的译作多为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著。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翻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除了翻译作品,他更为世人所知的是他儿子整理的书信《傅雷家书》。儿子傅聪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雷对儿子家教极严,甚至会施以暴力。长大以后,傅聪去欧洲留学,傅雷在家书中对傅聪幼时的暴力教育感到后悔。傅聪心里明白父亲只是为了要磨砺他,父子和好如初。

“傅雷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杨绛语 )。在文革中他首当其冲遭到批判,夫妻两人被逼于家中自尽。他的墓碑上题有傅雷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著名的翻译家

1908年4月7日,傅雷生于中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王楼村五组)。4岁时,父亲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抚养成人。12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今南洋模范中学),次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

1924年(16岁),因批评宗教而被开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在北伐胜利的鼓舞下,与同学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被大同校董吴稚晖下令逮捕,母亲为安全起见,强行送子回乡。秋后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

1928年(20岁),傅雷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1931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南京艺术学院),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

傅雷的译作多为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著。15卷《傅雷译文集》,共五百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巨著。如: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等。

中日战争时期,留在上海,此后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曾发表亲美言论。1932年,傅雷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朱梅馥结婚,是傅雷的“秘书”。

夫妻双双自杀

1949年之后(41岁),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等职。1958年(50岁),在上海“反右补课”中,被上海市作协划为戴帽“右派分子”。1958年12月,留学波兰的傅雷长子傅聪出逃英国。此后,傅雷闭门不出。《傅雷家书》出自这一时期傅雷与其子的书信来往中。

1961年9月,傅雷“摘掉帽子”。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

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在江苏路284弄5号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在窗框上自缢而亡。傅聪收到父亲的最后赠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江小燕,傅译名著的一个普通爱好者,得知了傅雷死讯。当时凡自杀身亡的“黑五类”,一律不准留尸骨,江小燕冒险来到寄存骨灰的万国殡仪馆。工作人员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傅雷“干女儿”的泪水打动,答应把骨灰交给她。傅雷夫妇的骨灰才得以保留。

孤独的赤子

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联和作协主办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

2013年10月27日,傅雷及夫人朱梅馥骨灰迁葬于上海浦东如茵园内。墓碑上题有傅雷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好友楼适夷评价:“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但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半途而去,不能展其所长。”

好友杨绛评价:“傅雷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园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傅雷这个人,我觉得是,在反右里面,应该讲是最没有反党情绪的,最想我们的党变得好一点的人。结果后来,在反右以后被批判的是最厉害。这个我想傅雷的理想的头,碰了一个那么大的钉子,碰到的头破血流,跟他后来不断地失望,到最后走上自杀的道路,是应该有关系的。”

傅雷先生一生在文学、音乐、美术理论、美学批评等领域多有建树,体现出勤奋、正直、热心、严谨、慈爱的美德,凝聚成了独特的“傅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