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杀戮似乎终结,但战火依旧在中国东北延烧,少数日军依托要塞、拒绝投降,以残忍的方式负隅顽抗。厮杀在日本投降后进行了11天,直到8月26日这部分日军被全歼。
虎头,日军最后的阵地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而虎头因为得天独厚的位置而受到垂青。它紧邻乌苏里江,如匕首般直指海参崴和乌苏里斯克,并将东岸的苏军战略枢纽(如西伯利亚大铁路)尽收眼底;另一方面,由于满洲东部崇山峻岭的阻挡,机械化部队很难通行,因此只要有一支军队扼守虎头,就有机会阻挡大部队的进攻。
日军在此修筑了浩大的工事,它们由几十条隧道相连,像蜘蛛网一样四下伸展;制高点上配有观察哨、气象观测站、通信网络等附属设施;重要的地段设有暗道,阵地前是精心布设的雷区;大量物资囤积于地下,使虎头要塞具备经受长期围困的能力。关东军的首脑们扬言,即使陷入包围,虎头也足以坚守半年。
1943年,要塞基本竣工。虎头被宣布为禁区,进出的信件必须经过审查,闯入的平民将遭到军法处决。
关东军第4国境守备队驻扎于此,7000名官兵被分成3个地区队、12个炮兵中队和一个工兵队,拥有24门重型火炮、33门山炮和步兵炮、8门中型迫击炮、18门高炮以及10挺高射机枪。
300毫米重炮居高临下地威胁着伊曼(今俄罗斯达里涅列钦斯克)的乌苏里江大桥。出于安全考虑,苏联方面在17000米外建造了全新的铁路支线。
1942年1月,为攻击这些新的战略要地,400毫米榴弹炮被移入工事,它是日本陆军的最大口径火炮,炮弹重达一吨,射程超过20000米。
1943年,威力巨大的240毫米列车炮也经铁路运抵,其射程是400毫米炮的2.5倍,同时大量的150毫米加农炮和240毫米榴弹炮构成了上述火力的补充。一旦战争打响,它们将承担起杀伤敌军、切断远东铁路和为友军赢得时间的三重任务。
战况在1944年恶化,关东军的精锐被送往太平洋战场,缺员则从国境守备队中补足。1945年2月,以第4国境守备队为骨干,第122师团成立,装备也被移走,第15国境守备队在留守人员的基础上诞生。
致命一击的准备
随着后勤单位离去,虎头陷入风雨飘摇,而在对面,苏联人却是志在必得。
进攻任务最终被交给了第264步兵师(鲍里斯·维诺格拉多夫少将)和第109筑垒地域(指挥官瓦尔文上校,“筑垒地域”是苏军的一种特殊编制,由炮兵、机枪和步兵组成,用于承担特定地区的卫戍任务),在伊曼则部署着内务人民委员会的第57边境警备队(2300名士兵和六艘炮艇),他们都得到了炮兵部队的加强。
在苏军厉兵秣马的同时,第15国境守备队的指挥官西胁武大佐离开岗位,前往鸡宁县(今鸡西市)参加第5军的作战会议。会上,他恳求加强对虎头的关注,但这一要求被漠视了——关东军司令部坚信9月前不会遭遇进攻。
早在8月5日,就有苏联巡逻队越过边界,深入东北境内40公里,乌苏里江上出现了浮桥,通讯中频繁显露出行动的征兆,但关东军却天真地认为,这只是苏军夏季演习的一部分。
8月9日凌晨1点,进攻在此起彼伏的炮击声中开始。
日军垂死挣扎
虎头上空警报此起彼伏。伴着低沉的马达轰鸣,苏联第57边境警备队横渡了乌苏里江,第1058步兵团的先遣营稍后赶到,紧接着是第1056团的两个营。经过数小时激战,两个桥头堡已在虎头镇南北渐渐形成。
但日军的巨型火炮没有发难。因为在西胁大佐离开后,代理指挥官大木正大尉陷入了不解,他不知道这是一次局部冲突,还是苏军的总攻击。事实上,困惑的不只有他一人,当天上午6点——炮击后的5小时,关东军司令部方才如梦初醒。
开火命令下达已是11点,一吨重的炮弹向伊曼大桥飞去,几乎将桥面炸得支离破碎。很快,苏联的49架轰炸机呼啸而至,在要塞上空轰炸了2个小时。所有苏联炮兵都在全力开火。
苏军第1056步兵团从桥头堡向北推进,同时第1058团和第109筑垒地域从东岸不断抵达,几乎形成了对要塞的包围。
退出前哨的日军只能采用夜袭的方式,炮兵第2中队的小分队潜行到河岸附近,缴获了军刀、步枪和手枪等战利品,但另一支分队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被早有准备的苏军发现,在枪战中被消灭。
8月10日天气放晴,但硝烟和尘土很快遮蔽了视线。苏联第1056团和第109筑垒地域在虎头镇卷入激战,正前赴后继地试图夺取码头,第1058团的目标是要塞南郊,其中一部分楔入了守军第1中队的防线。
11日下午,日军炮兵第2中队的300毫米榴弹炮遭到攻击,日方被迫在炸毁阵地后撤退。119高地陷入围困,步兵第2中队与主力之间的所有联系中断,但他们依托工事继续作战。
苏联人在12日花了一整天来巩固阵地,并设置了炮兵观察据点,它们为第224大威力榴弹炮旅提供了精确的引导。下一个目标是要塞核心区域。
工兵在通风口点燃汽油,使濒于窒息的日军逃向地面,而坦克则突入炮兵阵地并大开杀戒。虎头要塞的日军已奄奄一息。
临江台上的日军小队被击溃,8月13日,他们多次反攻均告失败,最后,一名22 岁的见习军官独自冲向苏军,迎接他的是冰雹般的手榴弹。
下一个迎来进攻的是103高地。8月14日的暴雨过后,苏军开始了蚕食和突破。他们向150毫米加农炮阵地冲锋,但遭到了手榴弹和直射炮火的猛烈袭击。
晚上,大约15辆坦克出现在103高地以北,朝要塞的主入口轰击了大约一个小时,但85毫米高爆弹并没有给厚达三米的混凝土墙造成破坏,坦克手们只能悻悻撤退。
8月16日,在倾盆大雨中,围绕中央高地的战斗已接近尾声,再往西,约30辆苏军坦克攻击了步兵第2中队驻扎的145高地。180名日军在一名少尉带领下负隅顽抗,他们中130人是步兵,其余负责操作过时的37毫米反坦克炮。
结局是可怕的,当苏军调查人员抵达时,至少100具尸体四散,而他们的死亡仅是延迟了其它地段的陷落而已。
虎头要塞的末日
8月16日之后,苏联工兵和步兵占据地面,日本人则在坑道中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没有投降的打算。
当所有停火请求均遭到拒绝之后,苏军立刻用弹雨回击。步兵第4中队位于要塞最北角,号称“固若金汤”的工事在一天之内陷落。炮兵第2中队的据点也摇摇欲坠,到17日只剩75名日军,残余部队不得不向主防御工事突围,但大部分被俘虏或击溃。
8月17日大约22点,苏军在强大的炮兵掩护下展开总攻,这次攻击持续到18日黎明——第255步兵营(隶属于第109筑垒地域)试图进入地下,日军则用平射火力回击。为避免伤亡扩大,瓦尔文上校命令部下撤出。
日军以为援军已经到来,但到来的只有苏军的重型火炮。在重型炮弹的轰击下,混凝土顶盖崩塌,进出通道化为一个小湖,倾盆大雨从弹坑中奔涌而入。
战斗胜负已定,大木大尉已在混战中死去,指挥权归于士官,但士官更为顽固。19日上午,当进攻者逼近时,日军“自决”的爆炸声响起,只有少数人遁入要塞深处,靠污水和干面包苟且偷生。
苏军开始收敛尸体,对方弹药告罄,而战争已经结束,强攻只能增加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在必经之路上架设机枪,在突围的小股日军中,只有少数人得以逃生。
肃清坑道的战斗持续了2天。23日降临时,只有虎啸山(145高地)处在日军的控制之下。
终于,8月26日拂晓,虎头要塞的末日临近。20门重迫击炮、10门重型榴弹炮和1000名步兵构成了庞大的进攻阵容,而抵御这一切的,只有一门反坦克炮、几挺机枪以及60名形容枯槁的日军。
日军士兵冈崎哲夫在一个远离山头的地方站岗,突然,巨大的声响震动了山谷,虎啸山上烟雾弥漫、尘土飞扬,这是对虎头要塞的最后进攻。山崖崩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平地,交通壕已被炮火掩埋。
“乌拉”的怒吼声在原野上回荡,幸存的日军也声嘶力竭地呐喊。山顶周围枪声大作,但没过多久,38式步枪的零星射击就被冲锋枪的急促扫射压过。
许多装束奇特的士兵出现了,他们将一个又一个的包裹装上小车,吃力地推着它向要塞的入口走去。那些小车被顶在要塞的通道上,滑向幽深的隧道尽头。
3秒钟后发生的一幕令上等兵目瞪口呆,因为要塞内部发生了剧烈爆炸,“甚至大气都像石头一样发出尖锐的嘶鸣”。直到后来,他才意识到,小车上全部是烈性炸药——苏军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将要塞夷为平地。
这种手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地下要塞接连腾起大火,从分水岭两侧喷出滚滚浓烟,新一轮更猛烈的爆炸带来了刺眼的强光,让入口处的士兵陷入了暂时的失明。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虎啸山暴露出鲜红色的山体。
此时是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斗至此画上句点。
(作者:邢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