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面对人生重大变故或者某些刺激性事件后,有些人总是沉浸在消沉的情绪中,悲痛欲绝,甚至出现自残或企图自杀的行为。其实,这已经具备抑郁症的明显特征了。小编在这里想多说几句,抑郁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里进行诊治,但更需要家人、朋友等在人际方面的理解和关心。但是,许多人在与抑郁症患者沟通时,明明说的是安慰人的“好话”,怎么会启起到相反的作用?下面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6句不该对抑郁症患者说的话,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值得一看!
1. “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大多出自朋友之口,也许他们希望患者能知足常乐,但这种劝慰效果欠佳。
“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名言,巧合的是他在晚年也遭受了重度抑郁症的折磨。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感受也各异,因此,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对方所经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意味什么!经过严格训练和富有经验的职业咨询师或治疗师,虽有义务,有责任,并运用包括倾听,共情等多种技巧来帮助患者,试图感同身受,但依然有差距。普通人群就更难以理解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那种暗无天日般的悲惨境遇。此时,患者既没精力也毫无兴趣去关注别人,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注在自己丧失的部分,并沉浸在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
此刻,身旁的朋友只需尝试着询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2. “你再这样下去,我都快抑郁了!”
这话常出自那些陪护在患者身边最亲近的人。
有证据表明,情绪也会“传染”,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在长期陪伴和料理过程中,精神疲惫,心理压力沉重,易造成情绪消沉,心情低落。家属不仅要关注患者的情况,还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如出现身心不适,需及时问诊,而不是将情绪和怨气发泄到患者身上,这可能加重其内疚感,不利于病情的缓解和康复。家人是患者最大的支持系统,健康的身心则是照料患者的最大保证。
3. “真够矫情的,说到底,你就是太自私了!”
这种指责的话语多来自于亲属。形成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有遗传方面的,也有急性应激事件所引发的,尽管有研究者发现个体的人格及性格中的某些特质可能为抑郁症内源性因素提供了特征上的支持,但现有研究还未做出更明确的结论,因此,我们不能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人格或性格上的指责和攻击,尤其是患者此刻已处于低自尊的状态中,对他人的态度表现得很敏感。也许他们正试图努力改变,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他而言却意义重大,因此,任何鼓励比指责更重要,尤其是来自于最亲密关系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患者常难以表达对其感激之情,这种感受却已深埋于心。
4. “这么好的天,别待在家里,出门走走跑跑就会好起来的!”
抑郁症可引发躯体不适,如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疼痛等,在药物作用下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反应。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紊乱时有发生。身体不适及体力下降,导致行动缓慢和运动能力下降,患者对过去擅长和感兴趣的事情也索然无味,即使他曾是运动健将,也不愿迈开脚步,离开家门。研究表明,运动的确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情绪缓解作用,但并非决定性的,很多心因性抑郁症,除药物治疗外,需要心理治疗(包括谈话治疗)等多种手段相配合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运动只是一种手段,且需遵医嘱,因人而异。
5. “人们说有才华的人,才得抑郁症,你该感到高兴!”
说这话的朋友,本意希望幽默一下,鼓励患者振奋情绪,开心起来。历史上的确有众多罹患抑郁症的天才或枭雄,如林肯、丘吉尔、梵高、舒曼、柴可夫斯基、海明威等,可列出一长串名单。但身陷抑郁泥潭的人,几乎丧失了幽默的能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很糟糕,根本不配用“有才华,有能力”来评价,他们自认为连这种疾病都难以摆脱和恢复,也就无从证明他是有能力的人,这也满足了“自己是无能的!”的预言。抑郁症患者面对病情,更多感受到的是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
6. “就这点事有啥好痛苦的,我经历过更糟糕的事也都挺过来了!”
不同的人,在问题或者疾病来临时,由于认知水平,归因策略和应对模式上的不同,对事情的思考和行动也大不相同。尽管朋友希望能让对方看到自己现在的良好状态,借此鼓励患者,但成效不佳,反而有可能导致患者加深对自己的不满,更觉得自己不够好,显示出更多自卑和绝望的情绪。
作为家属,照顾抑郁症患者需要耐心、爱心和恒心,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有时积极倾听和温暖呵护,比话语更有效。另外,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见效,需借助亲朋和医生的整体力量去完成。成效好坏也不能单靠我们,还要依靠患者的配合、耐心和领悟。以合理的心态对待疾病是患者本人的责任,也是他的一种生命体验。
有研究机构预言,在未来,抑郁症患者群体将更为庞大,甚至将成为人类健康及生命的最大杀手。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既帮助他人,亦服务自己。
愿那些正遭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们,尽快走出抑郁的阴霾,拥抱生命的阳光。
下图给大家提供一份抑郁自我评定量表,测测自己的情绪指标,仅供参考,有疑问请咨询当地专业医疗机构。
(作者:潘鸣,青岛一鸣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专家,微信公众号:YMXL525,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