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的今天,8次倒戈的冯玉祥在苏联轮船上意外火灾遇难

69年前的今天,8次倒戈的冯玉祥在苏联轮船上意外火灾遇难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安徽巢湖人,成长于河北省保定市。本属直系军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倒戈,改为国民军,后败退西北,成为西北军。抗战期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解放前夕,从苏联坐船回国,遭遇火灾意外身亡。

冯玉祥一生中倒戈的次数共为八次,分别是1滦州起义倒满清,2护国运动倒袁世凯,3武穴停兵倒段祺瑞,4北京政变倒吴佩孚;5拉郭松龄时倒张作霖,6五原誓师倒北洋政府,7国共分裂时倒共,8中原大战倒蒋介石。可以说他的一生充满背叛,但是他的背叛也不全是为了一己私利。

他把对自己的评价写了一首诗《我》,刻在墓志铭上:“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在保定的淮军二代

1882年11月6日,冯玉祥出生,出生后他被命名为冯基善。父亲冯有茂是淮军,驻扎保定府,因此保定成了冯玉祥儿童时代的养育之地,第二故乡。冯玉祥一生都是保定府口音。

1892年(10岁),营里有一个兵额,决定给冯有茂的儿子补缺,因怕被别人抢去兵额,来不及问,就给直接编造了一个名字“冯御香”登记入册,后改为“冯玉祥”。从此,冯基善就更名为冯玉祥。

1894年(12岁),入保定练军营拿枪操练。1896年(14岁),加入淮军;1902年(20岁),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1911年(29岁),武卫右军改编为新编陆军,任管带,曾参与滦州起义,反对满清。

护国护法双倒戈

后任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1915年(33岁),率部入川与讨袁的蔡锷护国军作战,曾一度击败蔡锷,获袁世凯颁发三等男爵。后暗中与蔡锷联络,于1916年3月,议和停战。1917年4月,被免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职,7月率旧部响应段祺瑞的讨伐张勋复辟,复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

1917年(35岁),皈依基督教并受洗,并利用宗教力量来控制军队,有“基督将军”的称号。1918年2月,护法运动中被段祺瑞命令率部南下攻打孙中山、陆荣廷的护法军,冯玉祥在湖北武穴通电主和,被免职留任。6月,率部攻占湖南常德后,才被撤销处分。

驱赶溥仪的北京政变

1918年6月14日(36岁),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杀死冯玉祥夫人的姑父、主张南北议和、支持直系军阀的北洋元老陆建章。11月,段祺瑞为了安抚冯玉祥任命他为湘西镇守使。七年后,1925年,冯玉祥杀死徐树铮为陆报仇。

1924年10月(42岁),第二次直奉战争时,负责在热河一路抵抗奉军,在参战途中,接受奉军张作霖50万银元的贿赂,率军返回北京,改为“国民军”,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北洋政府,囚禁总统曹锟,电请孙中山北上。并于11月5日,驱逐清朝逊帝溥仪出紫禁城。后因无法抗拒直、奉系军阀的压力,又请来段祺瑞主政,遭到排挤。国民军再度发动政变,逼走段祺瑞,释放曹锟,但随后因军事上失利,不得不撤出北京。

转为革命的五原誓师

1925年底,冯玉祥参加反奉战争。1926年1月1日,兵败后通电下野,赴包头。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后改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宣布所部加入中国国民党。在击溃刘镇华的镇嵩军之后,率领西北军东出潼关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为国民革命军指挥官之一。

1927年4月,宁汉分裂之后,先在郑州与汪精卫会面,后在徐州与蒋介石会面,最后选择与身在南京的蒋介石合作,并应蒋介石要求,将西北军中的中国共产党员“礼送出境”。

中原大战到抗日同盟军

1927年,笃信基督教的冯玉祥在河南废寺逐僧,将大相国寺改成市场。并发动全省毁佛运动,所有和尚、尼姑一律驱逐。所有寺产没收,寺院改为学校、救济院、娱乐场所等。继河南之后,华北各省纷纷跟从,华北佛教因此几乎衰绝。

1930年(48岁),联同阎锡山、李宗仁等与蒋介石对抗,引发中原大战,兵败后隐居山东泰山。

1933年5月26日,与吉鸿昌、方振武、佟麟阁在察哈尔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不久冯系将领均被北平军分会给予番号拉拢,冯玉祥被迫同意将抗日同盟军旗帜放下。抗战期间,曾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第三战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但不久被蒋介石撤职。

苏联轮船上的意外火灾

1948年,冯玉祥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任,与以蒋介石为总统的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彻底决裂。

1948年,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搭苏联轮船“胜利”号,自美返国准备参加政治协商会议。9月1日,中途因轮船失火,与女儿一起遇难,时年66岁。也有人认为他是死于谋杀。其墓位于泰山西麓。

(冯玉祥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