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头盔样式那么多,为何影视剧里却尽是“飞碟帽”?

如果让人们想象出一个标准的中国盔甲武士的形象,可能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个个顶盔掼甲、威风凛凛的武将们,同时想当然的认为这些武将门所穿戴的盔甲的样式就是三国时期的盔甲样式。但是,虽然这部电视剧虽然在很多细节上都进行了仔细的考证,却唯独在武将门的盔甲上大玩了一把“穿越”,出现了不少根本不属于东汉时期的盔甲式样,甚至出现了日式铠甲部件,比如那个广为诟病的浓浓日式感觉的头盔前立。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头盔上的前立

当然,《三国演义》尚且算是略有“穿越”,某香港导演的一系列电影中,则干脆就是堪称魔幻了。这部导演非常著名的三部电影《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局中角色都戴上了外形酷似英国MK-2钢盔的头盔,而被网友们戏称为“飞碟帽三部曲”(现在还要再加上一部《天降雄师》)。其中特别《见龙卸甲》中,蜀汉方头戴英式钢盔,曹魏方头戴德式钢盔,引得很多军迷高呼:“这不是三国!这是阿拉曼!”

▲电影《天降雄师》中的“飞碟帽”

从冷兵器历史研究角度,这类影片可能会让有些人误会,仿佛不论是秦末、三国还是明代,中国头盔都是飞碟帽形的。那么,为了整本溯源,本文将主要讲讲真实历史上的中国头盔,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飞碟帽三部曲”之《见龙卸甲》

随着战争的扩大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强战士头部这一重要部位的防护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为了防护头部,各种各样的“头盔”出现了。华夏先民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用青铜头盔来武装战士了,这种头盔在安阳殷墟大量出土,因其与汉字中“胄”字十分相似的外形,甚至可以推测汉字中的“胄”字可能就是为了描述这种青铜头盔而出现的。

▲商代青铜胄

商代时的青铜胄由整体铸造形成,可能是因为其佩戴者的身份不一般的关系,这些商代的青铜胄上往往都有精致的饕餮纹。进入西周时期后,青铜胄开始出现为了追求大量生产而尽量简便的倾向,复杂的纹饰逐渐减少,其形制也越发朝着贴合头形的实用化方向发展,仿佛一个“适合扣在人脑袋上的大碗”一般。

▲青铜胄

战国时期,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以钢铁作为制造头盔的材料成了新的发展方向。钢铁因为与青铜大不相同的金属性能,所以战国时期的工匠们没有选择铸造铁盔,而是使用了打造钢铁甲片,然后用甲片拼成头盔的办法。于1965年在燕下都出土的燕铁兜鳌就是以这种工艺制成的头盔,整盔由八十九片甲片编缀而成。至此,中国的头盔走入了“黑铁时代”,而这种“甲片编缀成盔”的头盔形制,也长期为后人所使用。

▲燕下都铁胄

进入东汉时期,随着技术的发展,用甲片编缀的扎甲盔越来越符合人体工程学、贴合人的头型,也开始出现了使用不同规格的甲片编缀一顶头盔的情况。于1980年在吉林省榆树县的东汉墓葬中出土的一顶铁胄,便是由三种甲片编缀制成的。如果说在反映这一时期的战争题材电影中,《赤壁》还算有点影子的话,那么某位港导的“飞碟帽”,则实在是谬之千里了。

▲东汉铁胄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后,随着工艺的越发成熟,甲片越发可以做到在增大尺寸的同时,而不降低强度,于是便出现了由几块甲片拼贴为成主体的整体式头盔。这类头盔一般为成一个半圆形的盔顶,随后在盔顶边沿编缀以小型甲片为护颈以保护后脑。在邺南城古城址出土的北朝时期的头盔便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形制已经和出现在不少古装影视作品中的头盔有不少相似之处了。

▲邺南城出土的北朝头盔

在南北朝时期大量流行的头盔形制则是被称为“冲角盔”的一种盔型。这种头盔以前端的尖角而得名,相传自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大量普及。大量的南北朝时期的披甲武士佣都戴着这样的一顶头盔。这种头盔形制还极大的影响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在日本形成了“冲角付胄”的头盔形制。

▲南北朝武士佣,头盔十分特别

进入隋唐时期,头盔的形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受到来自北方突厥的影响,开始出现模仿野兽头部的兽首状头盔。另外,受到佛教的影响,开始出现模仿佛教菩萨的发髻形状凸起的头盔。进入盛唐以后,随着社会的越发繁荣和战争的减少,头盔上的装饰越发丰富起来。逐渐的在头盔两侧耳部增加“折耳”等装饰,唐代的天王像就反映了这种武备的发展和变化。此外,朱雀等瑞兽也经常被装点在头盔上,成为精致的装饰品。一些头盔上的“折耳”干脆就制成了风翅的样式。

▲唐天王像

▲五代时期的武士雕像

“安史之乱”后,盛唐时代结束,被后世称为“残唐五代”的时期来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战争愈发频繁,其一个结果是武备上的装饰性色彩渐淡,实用性逐渐增强,头盔上的装饰减少,朝实用方向发展。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被现代人所熟知的凤翅盔出现了,并在进入宋代后成为了宋代军队普遍装备的头盔。

▲宋代绘制的《免胄图》

▲《武经总要》中记录的凤翅盔

除了凤翅盔外,在南宋时期开始流行起一种形似倒扣海碗的笠形盔,在后来的元代也相当流行。这种盔型的实物曾在山东省郯城出土,整体由青铜铸造而成。

蒙元的入主中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头盔的发展史,随着元朝的建立,“蒙古钵胄”也进入了中国。“钵胄”的盔体以四到五片盔片连接成尖顶深钵状,其材质有皮有铁,前额带眉庇,其顶饰有被后世戏称为“避雷针”的樱枪。

▲西藏蒙古式钵胄

虽然蒙元王朝入主中原不到百年,就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下被赶回了草原,但是蒙元对中国武备的影响却难以磨灭。虽然明朝也曾试图恢复以凤翅盔为代表的宋朝武备形制,但是在实战层面,依旧大量使用了蒙元风格的武备。反映在头盔上,就是蒙古风格的头盔依旧广泛装备于军队。

▲受到蒙元强烈影响的明代武备

进入清代以后,头盔的样式被完全统一。蒙式钵胄成为了清代军队的唯一正式装备的头盔。其结构分为缨枪、盔顶、盔体、眉庇、顿项五大部分,相比明代的明显特点是是其缨枪加高,顿项为带护喉的蒙古式样。满清入关后,钵胄缨枪越来越高,装饰越发华丽。清军高级军官头盔大量使用镂空掐丝装饰还饰以珍珠、珊瑚珠、红蓝宝石,盔缨缀貂尾,精致程度更是令人咋舌。可能是因为满清贵族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关系,不少清代钵胄尤其是官员使用的钵胄的形象与藏传佛教的喇嘛塔颇为相似。但是因为其过高的樱枪,现代人更多的还是想到了“避雷针”。

▲乾隆的钵胄

说到最后,要特意提一下,这位香港导演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大家对他的吐槽。他甚至还面对采访时表示:“这不是我的喜好,是历史中本身就有这种头盔。别看博物馆里展览过一两个头盔,就觉得头盔只有这几种。中国人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好,就是保护我们的历代文物。”

▲电影《锦衣卫》中的主角造型

其实他这么说也不算完全捕风捉影,因为类似形制的头盔中国古代是有过的。那就是前面提及的南宋时期那种形似倒扣海碗的笠形盔。这种盔形在元代和明代都得到了大发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头盔一般是尖顶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古代中国人,特别是明代人是有发髻的,因此笠形必然很高耸,为发髻留出足够空间。所以,这位导演要么是把古代中国人都当成了光头或秃子,要么只是在博物馆里看了一眼展出的个别头盔,不求甚解,就以英式头盔为模版当道具了。然后再责怪中国人没保护好文物。拜托!是您没有好好研究好嘛。

▲元代笠形盔

▲明代笠形盔

而最为可怕的是这位导演对于历史影片里道具的态度。面对“从《锦衣卫》到《天将雄师》,不同朝代不同的角色,都戴这样的头盔,会不会也有些奇怪?”的提问,这位导演的回答竟是:“头盔是用来做保护用的,它的功能和逻辑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它不会变成一个特别反常的东西。”

▲飞碟帽宇宙四部曲

总之,不论是商代的“饕餮纹铜胄”,还是清代的“避雷针”,中国的头盔发展历经了从青铜到钢铁、从甲片编缀到一体式钵胄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纷繁变化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并没能很好的体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导演对于历史道具考据程度的漠视态度。而这可能才是中国影视的最大悲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