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古道伴君如伴虎,但是在古代能够接近皇帝的人手中就肯定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利,即便是写诗证明自己想归园田居,但往往都是力有余而心不足——谁愿意把拼搏一生得来的权利轻易地放弃呢?而且就像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自己一旦放弃了权利,马上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一入侯门深似海,要保命,就得靠自己的本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之前的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过雍正在名义上只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弘历和弘昼,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而没有即位的希望与欲望的弘昼选择了装疯卖傻。其实在宋朝也曾经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国史君(国史通论)相信他的痛苦程度不亚于弘昼,他就是赵匡胤手下重臣杨信。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有不杀功臣的美名,但是这也恰恰代表了他对功臣的猜忌。赵宋立国之后,曾经救过赵匡胤一条命的大将张琼当上了掌管皇家警卫队的殿前都虞候,但是他最终因为受小人诬陷谋反而被赐死。
宋朝步人甲
张琼死后,赵匡胤任命他最信任的老臣之一的杨信来接班。杨信知道曾经岁太祖平定天下、参加陈桥兵变并且还在朝中的大臣已经不多了,所以这个官他必须得当。然而,就在他上任不久之后,却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变成了哑巴!
这一病可不得了,皇家禁卫军的头、皇帝的亲信怎么可以不能说话呢?赵匡胤曾经“亲幸其第,赐钱二百万”,并且找了很多专家、学者帮杨信看病,但是杨信的病就是好不了。
赵匡胤剧照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杨信为了避免皇帝猜忌,保住自己的老命才装哑,又有哪个医生能治好呢?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十二年,此时太祖已经驾崩,在位的是太宗赵光义了。直到“信未死前一日,喑疾忽愈,上闻而骇之,遽幸其第。”而杨信则“自言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涕泗横集。”简单点说就是杨信回忆了太祖太宗对他的恩宠,除了谢主隆恩就没别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