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16年的高增长后,汽车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乘用车共销售1125.30万辆,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7.62个百分点。车市增速减缓,原因何在?
应该来讲,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皆是影响车市销量表现的因素。
从政策环境来看,2017年与2016年对比,限行限购政策一直存在,而较为明显的区别是,2017年购置税优惠政策逐渐退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另一方面,2016年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已经提前透支了一部分2017年的市场销量,同样对2017年的车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济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41;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而从居民收入水平来看,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从经济情况来看,这对车市的影响可谓较小。
从社会环境来看,2017年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变化相对较小,对车市购车影响因素较之2016年而言,也可以忽略不计。
从技术环境来看,市场的风口指向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而在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技术层面并未取得较大的突破,智能化虽然在逐步渗透市场,但是突破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因此,当刺激市场产生新增量的技术没有产生效应时,其对车市的销量表现也就没有太多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看,影响车市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而政策为国家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时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短时间内不可逆转;在技术层面,对于车企而言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取得突破的地方,因此或许还得具体到车市细分市场的销量层面,我们才能得出更多启示。
轿车篇
轿车市场上半年销量情况:共销售新车539.9万辆,总体下滑3.2%,合资品牌下跌4.2%,中国品牌微增1.4%。
其中,微型轿车共销售12.2万辆,同比增长13.8%;小型车共销售55.6万辆,同比下跌12.2%;紧凑型轿车共销售352.5万辆,同比下跌5.6%;中型轿车共销售95.0万辆,同比增长4.4%;中大型轿车共销售26.6万辆,同比增长27%。
而分品牌来看,上半年合资品牌轿车共销售435.8万辆,同比下跌4.2%。
其中微型轿车共销售1.5万辆,同比下跌33.2%;小型轿车共销售38.3万辆,同比下跌16.5%;紧凑型轿车共销售280.2万辆,同比下跌6.8%;中型车共销售90.2万辆,同比增长4.9%;中大型轿车共销售25.6万辆,同比增长26.4%。
在中国品牌中,上半年轿车共销售106.0万辆,同比微增1.4%。
其中,微型轿车共销售10.7万辆,同比增长26.1%;小型轿车共销售17.3万辆,同比下跌0.8%;紧凑型轿车共销售72.2万辆,同比下跌1.0%;中型轿车共销售4.7万辆,同比下跌4.8%;中大型轿车共销售1.0万辆,同比增长46.85。
总结:轿车市场整体呈下滑趋势,其中微型、小型、紧凑型均呈下跌之势,中型、中大型为增长点;其中合资品牌销量下跌4.2%,在微型、小型、紧凑型领域均呈现下跌之势,增长点主要在中型以及中大型等高端车领域;中国品牌微增1.4%,在小型、紧凑型、中型等领域均呈下滑之势,增长点主要在微型、中大型等领域。应该来讲,轿车市场销量下滑主要与购置税退坡有关,其次,SUV市场的分流也对轿车市场的整体下滑也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从绝对销量来看,在占据轿车市场主要销量的小型、紧凑型、中型领域,中国品牌远远落后于合资品牌。而在中大型轿车领域,中国品牌虽销量增速较快,但是绝对销量仍然与合资品牌有较大的差距。唯一在微型轿车市场,中国品牌的销量增速和绝对销量均高于合资品牌。
在轿车领域,由于技术、品牌的差距,中国品牌相对合资品牌始终难以登上舞台。但是从某些少数车型身上,诸如吉利帝豪、远景、逸动、艾瑞泽等,即便受到合资品牌车型的打压,也依旧能够屹立不倒,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而言,或许从它们身上可以找到一丝如何“面市”的经验。
其一,根据市场变化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让产品更加符合当前的市场消费需求。以吉利帝豪为例,从进入市场之初,就以低价策略(价格低于合资品牌普通家轿)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而后加快更新换代速度,用最快的速度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根据消费者所反馈的需求进行产品调整,使得产品总是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变化节奏。
其二,如上述所说,相对于合资品牌,中国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差距为技术和品牌的差距。但是技术和品牌的差距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能够弥补。因此,从长远来看,在技术领域,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交流学习先进技术等模块需花费更大的功夫。而在品牌层面,产品和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在发展前期,用产品打好基础,夯实品牌的发展之路,才是长远之计。
在当前市场,品价比一词兴然而起不是偶然,相对合资品牌,中国品牌车型在核心技术层面有差距,那么车企就需要在消费者能够感知的其他层面做出更好的示范,比如产品外观、内饰、配置等层面,更年轻更时尚的产品外观、更加具有品质感和设计感的内饰以及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配置,都能够成为中国品牌车型更受欢迎的基础。
其三,从市场来看,目前紧凑型轿车市场依旧是主力销量市场,而微型、中型、中大型轿车市场是主要增长点,但是量依旧不是很大。以中国品牌目前在轿车市场的地位来看,车业杂谈认为,在价格的天花板尚未突破之前,更高级别的产品无法支撑高价格体系,因此中国品牌依然需要集中主力攻紧凑型轿车市场,夯实基础;在微型轿车市场发扬新能源特点,保持优势。另外,用余力开拓中型、中大型轿车市场,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认知成熟度。
SUV篇
SUV市场上半年销量情况:共销售新车452.7万辆,同比增长16.8%。总体增长16.8%,其中合资品牌增长8.5%,中国品牌增长23.4%。
其中,小型SUV共销售103.5万辆,同比下跌6.9%;紧凑型SUV共销售241.8万辆,同比增长15.0%;中型SUV共销售63.6万辆,同比增长56.5%;中大型SUV共销售8.0万辆,同比增长219.2%。
分品牌来看,上半年合资品牌SUV共销售184.8万辆,同比增长8.5%。
其中,小型SUV共销售29.2万辆,同比下滑29.9%;紧凑型SUV共销售91.1万辆,同比增长12.4%;中型SUV共销售59.6万辆,同比增长29.1万辆;中大型SUV共销售5.0万辆,同比增长214.9%。
上半年,中国品牌SUV共销售267.8万辆,同比增长23.4%。
其中,小型SUV共销售74.3万辆,同比增长6.8%;紧凑型SUV共销售150.7万辆,同比增长16.6%;中型SUV共销售39.8万辆,同比大增129.0%;中大型SUV共销售29598辆,同比大增226.6%。
总结:SUV市场整体呈增长之势,其中小型呈下跌之势,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均为增长点;其中合资品牌销量增长8.5%,在小型领域呈现下跌之势,增长点主要在紧凑型、中型以及中大型等高端领域;中国品牌增长23.4%,在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等领域均呈增长之势,增长较好领域为中型和中大型领域。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从绝对销量来看,不论在小型、紧凑型、中型以及中大型SUV领域,销量和增速均优于合资品牌,因此中国品牌在SUV市场面临的压力可能较小。
不过从市场来看,中国品牌的SUV数量已达到130多款,而合资品牌SUV仅有78款,因此,中国品牌SUV存在以量取胜的情况。以合资品牌大众为例,之前在市场仅凭途观一款SUV车型走天下,如今布局的SUV车型仍然不多,但是每一款车型依旧能够有着不错的销量。而反观中国品牌,仅凭一款SUV车型走天下的品牌屈指可数,且大多数品牌还是凭借SUV的热销才得以起家。因此,如果合资品牌加快在SUV市场的布局,中国品牌还能够拥有如今的辉煌吗?
另外,从同级别车型的价格来看,受限于品牌溢价能力,中国品牌车型往往要低出不少。比如绝大多数是自主紧凑型车卖合资小型SUV的价,自主中型SUV卖合资紧凑型SUV的价……由此来看,中国品牌SUV车型能够与合资品牌SUV车型对抗的很大原因是价格。那么,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合资品牌开始实行价格战,中国品牌SUV又将如何生存?
居安思危,中国品牌在SUV市场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其一,从产品来看,产品依旧是市场的核心所在,就如上述在轿车领域所言一样,要打造更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在外观、内饰、动力、配置等各个层面下功夫,全方面提升品质感,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
其二,从市场来看,综合销量和增长速度,中型SUV无疑是最为火热的领域,机会较大;紧凑型市场基数最大,因此亦要稳稳抓住。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在中型SUV领域有不错口碑且对自身品牌有所建树的的车型目前只有长安CS95和传祺GS8两款车型,而其他均以低价换取销量。因此,对于市场的建议是,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在紧凑型SUV市场打好基建,加速中型SUV市场布局,逐步建设品牌形象。
其三,对于量多取胜,车业杂谈认为,粗放式的生产或许能够在前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当市场逐渐成熟,精益化仍然是核心所在。当以量取胜变成以质取胜,那或许中国品牌在SUV市场将有更好的面貌。
MPV篇
MPV市场销量情况:共销售新车99.2万辆,同比下降15.9%,合资品牌增长34.3%,中国品牌下降20.5%。
其中,小型MPV共销售49.0万辆,同比下跌27.5%;中型MPV共销售34.6万辆,同比下跌14.0%;大型MPV共销售15.6万辆,同比增长52.6%。
分品牌来看,上半年合资品牌MPV共销售13.3万辆,同比增长34.3%。
其中,小型MPV共销售2.4万辆,同比下跌16%;大型MPV共销售10.9万辆,同比大增54.4%。
上半年中国品牌MPV共销售85.9万辆,同比下跌20.5%。
其中,小型MPV共销售46.6万辆,同比下降28.0%;中型MPV共销售34.6万辆,同比下降14.0%;大型MPV共销售4.7万辆,同比大增48.5%。
总结:MPV市场整体呈下滑之势,其中小型、中型呈下跌之势,大型MPV市场为增长点;合资品牌销量增长34.3%,在小型MPV领域呈现下跌之势,增长点主要大型等高端领域;中国品牌销量下跌20.5%,在小型、中型等领域均呈下跌之势,增长点依然在大型领域。
可以看到,在MPV市场,小型、中型MPV均呈现跌之势,主要由于消费的升级,市场原本的车型已逐渐无法满足现有的消费需求。对于中国品牌而言,车型在高端MPV市场的布局以及影响力依旧较弱,而现有低端市场的需求逐渐萎缩,布局广泛反而压力重重。合资品牌在大型MPV市场有别克GL8这样的老将撑住场面,中国品牌同样难以逾越。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高端MPV市场发展势头猛,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显然,在应对这一波消费升级趋势时,已经有车企开始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诸如长安、比亚迪等。值得注意的是,长安凌轩上市2月,销量就已破万,欧尚A800自上市以来,也同样取得不错的反响。因此对于中国品牌而言,或许冲击高端还有一定压力,但是抓住消费升级趋势,以产品为核心,打造出更具品质感的MPV车型或许才是发展的王道。
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品牌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而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对于中国品牌而言,一旦合资品牌发起强烈攻势,后果难以想象。因此,不骄不馁,脚踏实地,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才能走得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