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出击拔点作战”,是对越防御作战时期的一种特殊作战形式。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之后的一个多月,我军连续发动进攻作战,将骑线点(边境上的界山,通常国境线沿山脊延伸,国境线上的制高点即是“骑线点”,典型的比如老山、法卡山、者阴山等地区)和我方一侧有战略意义的高地基本上占领或者收回。特别是“7?12船头地区防御战斗”,我军依靠绝对优势火力,多次击退越军发动的营团规模反扑,毙、伤越军3700余人,给其当面有生力量予重大杀伤。此役后,越军改变战法,从大规模营团进攻作战变为零星的火力袭扰或派遣小股特工越线袭扰。对越作战从此进入了防御拉锯阶段。为改善我当面的防御条件,我军常常组织优势火力和适当的兵力对越方境内阵地进行出击,占领后摧毁其防御工事和武器装备,布设地雷阻碍其重新占领阵地,然后撤离。而后,由我后方炮群和一线的火力点进行联合火力拦阻和火力监视,阻碍越军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该阵地,并杀伤越军有生力量。
▲战前在模拟训练场的战士
老山战区167高地,位于那拉地区中越阵地接触前沿,海拔仅30余米,是一座狭长型的土石山。呈东南至西北走向,宽约140米,长约170米,其东侧和东北侧是平缓的土坡,西侧和西南侧有林立的石峰,石质部分约占整个高地的2/5,有自然洞穴十余个。
167高地地幅狭小,东临盘龙江和公路,西北与156高地(475号阵地)相距约80米,西距168高地(431号阵地)山脚约120米,西南与166高地(429号阵地)距离约百余米,东南过公路不到百米即为424号阵地(164高地),四周敌我阵地紧贴,互相威胁都很大。
167高地是越军在清水地区右翼前沿防御的要点,也是其向中方阵地进行偷袭和反扑的重要桥头堡。越军依托高地上的十余个洞穴、石缝组织防御,构筑了20余个屯兵洞、火力点和堑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事、观察和火力配系。该高地还能得到附近越军控制的多个阵地的兵力、火力支援,约有30余个火力点可直接对167号高地予以封锁和掩护。由于该高地的防御地位敏感,其得失对越军的威胁较大,稍有风吹草动即容易引发激烈战斗。
在兰州军区47军接防以前,济南军区67军曾于1986年5月28日攻下该高地,但随后得而复失。越军重新占据167高地后,派驻有约一个连兵力,长期对我军阵地进行袭扰射击,造成我方多人伤亡。47军接防后,决定出动出击,拔除越军打入的这一楔子。这次出击拔点行动任务最终落在了47军139师417团(“夜老虎团”)2营4连(“英雄四连”)身上,行动代号“黑豹突击队”。
1987年1月4日,417团工兵破障队秘密开辟了通往167高地的两条通路,分别编为1、2号通路。
▲战前誓师大会
1月6日,誓师大会结束后,参加出击作战的突击分队按照第1突击队、第2突击队、战勤队和火力队的编组,分期分批进入预定位置潜伏,进行战前准备,等待战斗发起。
当日4时30分,潜伏在距敌167高地仅100余米的156高地1号屯兵洞内的第1突击队1组的11名突击队员(分别为马玉革、都延成、严树军、侯争锁、王新华、李秀栋、霍卫军、韩永明、冯延河、李向前、杨志庆)从电台中接到了出击命令。第1突击队副队长马玉革清点了队员后,每人背负约70斤重的爆破器材,匍匐爬上1号通路,开始向冲击出发阵地——167高地1、2号洞摸进。
1号通路开辟在敌我阵地的鞍部,杂草丛生,全长约95米。通路中间有一凹地,靠我方一侧坡度约为70°,靠越方一侧坡度约有80°。越军经常以火力不定时地对该地域进行封锁。突击队员在工兵班长严树军的引导下,缓慢向前摸进。身上六七十斤的装备器材,压得队员们满头大汗,喘不过气来。遇到陡坡时,队员们只好坐在草上,双手紧抓茅草,一点点地向前挪动。其间,167高地的越军数次以各口径自动火器和迫击炮向突击队员行进地域射击,进行火力侦察。11名突击队员行进得异常艰难,摸进不到50米,就耗去了近一个小时时间。
6时20分,经过1小时50分钟的艰难爬行,突击队员终于成功进入距敌167主阵地仅十余米的167高地1、2号洞潜伏。1、2号洞位于167高地正斜面,洞口朝向敌我紧贴的166高地。而这里所谓的“洞”,其实只是天然石缝,如果在白天,洞内的一切均一览无遗。布置好警戒哨后,突击队员打开联络电台,按下7次发送键,向指挥所发出了“安全到达”的信号。
6时54分,第1突击队1组潜伏成功的消息传到前沿指挥所,指挥所里一片欢呼。
▲第一突击队
其后直至攻击发起前,11名潜伏的突击队员除每两个小时通过联络电台进行一次例行信号通联外,未再发出一丝动静。距离突击队员潜伏位置仅十余米的越军对此毫无察觉。
1月7日2时整,马玉革最后一次向指挥所发回了“平安”的信号。配属突击分队的我军直瞄火炮完成射击诸元标定。
3时许,前沿指挥所接到了突击分队、各保障分队完成战斗准备的报告。
3时30分,第1突击队2组的段世杰、侯丙勤携带一部电话单机,在组长马治军的带领下,沿1号通路向敌167高地摸进。
4时27分,马治军、段世杰、侯丙勤三人进至167高地1号洞,秘密架设了一条通往指挥所的电话线,与1组突击队员会合。
马治军钻进洞内小声向连指挥所报告了情况。副队长马玉革指令队员霍卫军秘密进入1号洞,将洞内的都延成等4人接到2号洞继续潜伏。
6时整,第1突击队队长郭继额带领指挥组的宋飞、郑武军、付志宏秘密到达1号洞。
6时05分,第1突击队3组的董永安、郗文华、李秋平、董永贵在组长王全有的带领下,秘密到位。
6时20分,第2突击队1组的肖一波、任建庆、马占福、李源玺在组长李国胜的带领下秘密到达指定位置。
6时25分,第2突击队2组的马彦伟、张跃进、蒋守忠、姜忠明在组长黄勇的带领下,秘密到位。
▲第二突击队
在2号洞内,马玉革向郭继额作了简要报告:“3号洞内有敌人,得改变原计划的行进路线,避免过早的与敌人遭遇。”郭继额迅速调整计划,决定避开敌3号洞,从石林上方直插敌心脏,抽出1班全部(加强2班1组),攻击敌3号区;2班2组攻击敌2号区;3班全部(加强2队1组)攻击敌4号区。马玉革带领的3班,担负着这次战斗最关键的任务——攻击敌4号区。敌4号区位于167高地的反斜面,距敌人纵深最近,攻击距离最长,地形复杂,敌兵力和火力均较强,危险性大。
6时37分,突击分队全部部署准备完毕。
6时50分,除3班外,我攻击敌2号、3号区的班组全部秘密接敌到位,并相继向突击队长郭继额发出了到位的信号。
王全有带领郗文华、李秋平、董永安、董永贵等几名队员秘密摸进至距敌167高地顶峰3号区5号洞约十多米的大石头旁潜伏,等待冲击信号到来。其间,越军发射的3发60迫击炮弹落在了队员郗文华的身上和董永安、李秋平的身边。郗文华当场壮烈牺牲,董永安、李秋平二人重伤昏迷。隐蔽在一旁的王全有忍住呼喊,强忍悲痛悄悄爬行过去抢救伤员。此时,董永安从疼痛中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距战斗发起时间越来越近,在此关头,如果自己喊叫或者战友向其靠拢施救,必将提前暴露我潜伏人员,进而可能导致整个战斗的失败。于是,董永安侧起身来,伸出右手示意,阻止王全有前来抢救,并艰难地从身上掏出了一块出发前准备的,用来防止咳嗽堵嘴用的手帕,塞进嘴里。由于手帕太小堵不住,董永安又用右手从弹袋里摸出一枚手榴弹,用手帕包好后塞进了嘴里死死咬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董永安未喊出一声,未挪动一步。这位“邱少云式”的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块矗立于祖国南疆的界碑,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前排:左一排长王全有(因病已去世)、左三二等功臣李秋平烈士、左四一等功臣严树军烈士;后排:左一一等功臣侯丙勤、左二“邱少云式的钢铁战士”董永安烈士、左三二等功臣郗文华烈士,左四一等功臣董永贵
6时55分,3班在马玉革的带领下,分两路摸进至敌4号区7号洞前。发现7号洞内有敌人后,马玉革迅速指挥王新华、李向前封锁洞口,自己继续向敌8号洞摸进。
6时58分,突击分队所有班组按计划全部秘密摸进至预定目标,控制了167高地表面阵地。队长郭继额迅速向指挥所发回了“一切就绪”的报告。
7时整,我军全线发起攻击。支援炮兵部队在1分钟时间内向敌阵倾泻了1400余发炮弹。越军阵地上一片火海。突击队员们迅速跃起扑向敌洞……
4号区:战士李秀栋飞身一跃,奔出十余米,将TNT炸药包塞进了敌洞;副队长马玉革指挥本班的李向前、王新华堵击7号洞内的越军,自己跃身扑向8号洞下方新出现的敌火力点,将手榴弹、爆破筒塞进敌洞,炸死了洞内的3名越军;严树军、韩永明堵住了敌6号洞口;霍卫军、冯延河堵住了敌人8号洞口;黄勇、姜忠明、张跃进堵住了敌人9号洞口。
▲47军139师417团(夜老虎团)“英雄四连”连长马升荣
3号区:王全有、董永贵分别向越军5号洞投掷两个TNT炸药包,将洞内4名越军炸死。而后又冲向敌人的11号洞;身负重伤的李秋平也艰难地向顶峰的敌人火力点爬去,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身后留下了几十米的血迹。
2号区:右翼的李国胜,迅猛扑向敌人3号洞,炸毁了敌洞,炸死了洞内的3名越军;在李源玺的掩护下,任建清、肖一波两名队员冲向敌人4号洞;队员马占福紧跟着组长李国胜,冲向顶峰的敌机枪工事,他凭借娴熟的战术动作,巧妙地绕到敌工事的出口,将敌机枪工事炸毁。其后,马占福被右前侧的一个敌暗火力点击中,腹部连中数弹,昏死过去。在被强烈的枪炮声震醒恢复知觉后,马占福发现自己肠子流了出来,便用自己急救包中的三角巾把流出的肠子勒了进去,竭尽全力搜寻敌暗火力点的位置。他刚爬上一块大石头上,又被越军打伤了头部。马占福强忍伤痛,爬到距越军火力点两三米位置时,猛然跃起,扑向敌工事射孔一侧,将拉燃的爆破筒塞进敌工事射孔。洞内立即传出喊叫声,越军迅速将冒烟的爆破筒扔了出来。马占福再次用尽全力将爆破筒塞了回去,并用自己的身体死死的顶住。马占福回头看着正在攻打敌洞的班长李国胜,喊了声“班长!”,便与洞内的6名越军同归于尽。
▲后排左一马占福、左三李国胜、左五肖一波;前排左一李秀栋、左二侯丙勤、左三马治军
在一旁掩护的机枪手李源玺,不幸被敌炮弹炸伤面部,强大的气浪将他掀至山坳下。班长李国胜冲上前去给他包扎伤口。李源玺从身上取下手榴弹,向班长李国胜表示自己还能坚持战斗,一旦敌人上来,就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马治军、段世杰、侯丙勤迅速炸毁了敌新出现的屯兵洞后,又扑向另一个新出现的敌洞。
7时05分,勇敢的突击队员全部封住了敌洞口,并迅速展开搜剿打洞。此时距攻击发起仅经过短短的5分钟。越军此时如梦初醒,其纵深炮火开始向攻击通路及167高地猛烈射击。
7时20分,越军火炮射击强度达到顶峰,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越军炮击中,马玉革左手被炸伤,他不顾伤痛,带领队员都延成、李秀栋、严树军、侯争锁、杨志清冲向越军连指挥所所在的10号洞。
10号洞,是一个天然的石洞,进深约6米,隐蔽坚固,易守难攻。5名突击队员同时向洞顶投掷了5枚手榴弹。由于爆破效果不好,洞内越军被惊动,使用自动火器向外猛烈射击。马玉革即令侯争锁、都延成封锁洞口,阻止敌人出洞。自己组织其他两位队员,将两个5公斤的TNT炸药包捆绑后投向洞顶。洞顶当即被炸塌陷,洞内随即传出了哭叫声。马玉革跳上洞顶,又将两根爆破筒塞了进去,将10号洞彻底炸塌。乘此时机,马玉革立即带领都延成、李秀栋突入烟雾缭绕的10号洞进行搜索,发现洞内一片混乱,血肉模糊,14名越军几乎全部毙命(包括营、连级军官3名),只剩下1名双腿被炸断的越军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洞内的4部电台、2部电话机及大批的枪支弹药被炸毁。
▲按作战计划,我突击分队抽调了11名官兵于1月6日凌晨先行潜入敌167阵地1、2号洞潜伏,侦察地形、敌情,待攻击发起时,直接插向敌人心脏所在的4号区,配合后续分队一举以奇袭的手段歼灭167高地的守敌。
此时,4号区底部的越军60迫击炮以及12号洞内之敌开始向我10号洞猛烈射击,严树军中弹负伤。一梭子弹呼啸着从李秀栋身边擦过,李秀栋立即卧倒在地,还幽默地对身边的战友韩永明半开玩笑地说“你掩护,让我再给咱练习一次爆破吧。”敌火力被压制后,李秀栋立即冲出,将敌12号洞炸毁。与此同时,在马玉革、严树军的掩护下,韩永明、姜守忠也炸毁了敌60炮工事,缴获了两门60迫击炮。
在3号区,王全有带领受伤的董永贵炸毁敌11号洞后,随后又迅速炸毁了敌两个新出现的火力点。
队长郭继额率领指挥组顶着越军绵密火力,始终坚持在顶峰指挥战斗。其间,郭继额被一发近失弹震昏,待清醒后又爬起来继续进行指挥。
7时26分,4号区担任观察掩护的严树军报告:14名敌人从164高地脚下增援过来,向4号区实施反扑。
马玉革透过硝烟,发现14名越军从164高地沿便道向我扑来。他迅速向指挥所报告了情况,并收拢了全班的7名队员,指挥队员抢占有利地形,等待敌人靠近。当越军进至10号洞下方约20米处时,马玉革等人果断射击,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冲锋枪一阵猛打,将14名越军全部击毙。战斗中,严树军不幸再次被敌炮弹炸成重伤。马玉革不顾自己的伤痛,将严树军背至7号洞附近,让卫生员王新华、队员韩永明进行包扎抢救,负责后送。此时,正在加修工事的队员黄勇又报告:越军约一个排的兵力又向我扑来。被摇醒的严树军,知道情况后,坚决阻止背送自己的韩永明,大吼“战斗正紧张,老子不下去!”说完便端枪向越军猛烈射击。6名越军被击毙后,剩余越军退了回去。由于伤势过重,严树军最终壮烈牺牲在阵地上。
▲韩永明、李秀栋、杨志庆、都延成、严树军战前留影
7时35分,密集的炮弹震撼着整个167高地,弹片如雨。我突击分队与指挥所有线通信中断,无线电通信遭到破坏,人员也遭敌炮火的较大杀伤。团政治处宣传股摄影报道员袁熙、摄像员李斌及负责保证其二人战场安全的6名战士遭敌炮火覆盖,袁熙、李斌二人当场牺牲,其他4人受重伤。
通信员郑武军在电台被炸毁的情况下,用指挥旗实施简易通信联络,向我156观察所报告情况,不幸遭敌炮击,当场壮烈牺牲;卫生员付志宏在敌人炮弹袭来时,为保护负伤的队长郭继额,奋不顾身扑倒郭继额,自己被弹片击中,英勇献身。
队长郭继额发现炮击过后,又有30多名越军分两路向167高地进行反扑。他立即通过电台向团前沿指挥所报告情况,请求炮火支援,并指挥1、2、3班6名队员,打退了敌人的第3次反扑。
越军又连续发动了3次反扑。我突击队员在伤亡仅剩8人的情况下,分两组顽强地击退了越军的反扑。
8时10分,我突击分队各班、组基本完成搜剿打洞,转入洞内,依托敌残存工事及有利地形,搜剿战利品,调整兵力,做好再次抗击敌人反扑和火力报复的准备。
8时50分,我突击分队2班在3号洞俘敌2名。
至此,出击敌167高地的战斗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突击分队历时1小时50分钟,毙敌182名、俘敌2名,摧毁敌各种工事18个,缴获一批战利品。
越军的在第6次反扑失利后,开始对167高地实施炮火覆盖射击。
9时26分,我突击分队各班、组开始清查人员、武器装备及战利品,回撤至167高地2号区,继续进行防守。
▲我军炮火急袭
此时,阵地顶峰3号区的5名烈士、2名伤员还在炮火的威胁之中,如果不及时抢运下来,就会有再次遭受敌炮火杀伤的可能。
昏迷中的突击队副队长马玉革,被震耳欲聋的炸响惊醒后,强忍伤痛艰难地爬了起来,向队长郭继额恳求再次上顶峰抢运烈士、伤员。不等队长郭继额同意,便首先从顶峰连滚带爬40多米,抢回了李秋平烈士的遗体。随后又与班长李国胜等几名队员4次冲上顶峰,抢回了其他3名烈士、2名伤员。
9时39分,我突击分队奉命沿167高地至156高地通路迅速分批回撤。为了将大批的烈士和伤员抢运下来,担负战勤任务的20多名队员,冒着敌炮火和机枪构成的严密火网,勇猛的冲向167高地。
第1突击队的5名战勤队员,有2人在战斗中受重伤。卫生员王新华刚给一名战友包扎完伤口,看到距顶峰60米处的2号至3号洞顶部的喷火队员肖一波头部受伤,将飞速冲过去。当跑到距肖一波约两三米处时,越军炮弹来袭,王新华立即扑向战友肖一波,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了肖一波,而王新华却第三次受伤昏迷。连续的爆炸将他震醒后,王新华发现战友侯争锁负伤倒在血泊中,他又不顾自己的伤痛,顽强的向前爬去。这位一连抢救了18名伤员的救护英雄,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在爬行途中。
9时45分,越军的炮火更加猛烈。156高地2号屯兵洞的战勤队员们向副教导员宋德全抢受任务。
▲二等功臣郗文华烈士背着火焰喷射器通过越军炮火封锁地域。左二为郗文华。
战勤队员徐明此前已7次冲上167高地,抢运了3名重伤员和4名烈士,连续奔跑了3个多小时,身上7处负伤。但当他听到3号区还有一名重伤员时,又一次不顾炮火硝烟的危险,冲上了167高地。在此过程中,徐明的双腿不幸再次被炸伤,冲击波将他掀翻在地。他看到受伤的战友姜忠明正暴露在敌火力之下,便顾不上给自己包扎伤口,拼命挣扎站起向姜忠明靠近。徐明挣扎了三次都未能站立起来,只好用双手扒住石头,一点一点向前爬去,身后留下了十多米的血迹。他用力将姜忠明背到身上,强行站了起来,途中三次用身体掩护了姜忠明,待把姜忠明抢送到167阵地1号洞时,再度昏迷。剧烈的炮声将他惊醒后,他又发现洞外的战友王生林被敌炮炸伤,倒在血泊中,徐明又一次向前爬去,不幸被敌人三发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10时22分,越军又以猛烈的火力封锁我回撤的通路,我突击队员暂停后撤,隐蔽防炮,利用地形转入防守。
▲为抢运伤员和烈士十次冲上敌人阵地的一等功臣徐明烈士
11时22分,越军炮火被我全面压制,我突击队员继续组织回撤。
坚守在2号区的突击队队长郭继额,看了看身边的副队长马玉革;班长王全有、李国胜、马治军;战士李秀栋、任建清、宋飞等8位战友,召开了可以载入我军史册的党小组会,果断决定:“除留我和电台通信员宋飞外,其余人员分批下撤。”
17时30分,敌炮火逐渐减弱,突击队长郭继额和通信兵宋飞最后走下了阵地。
“1?7”战斗,从6日开始秘密接敌,到7日下午17时37分结束战斗,历时二十余个小时,阵地合计落弹达8000多发,平均每3平方米就落弹一发。在这样险恶艰苦的条件下,我全体参战官兵充分表现出了勇敢、机智、忠诚、无畏的军人本色,共打掉了越军18个屯兵洞,击退了敌人6次反扑,共毙伤敌386名、俘敌3名,缴获60炮2门、重机枪1挺、40火箭筒9具、冲锋枪5支、手榴弹28枚,弹药和器材一批。
战斗中,我军共有61人牺牲。
▲战地摄影师袁熙烈士
附:“1.7”战斗417团牺牲烈士名单
1营2连牺牲3人:刘学荣、唐舟林、李含俊
1营3连牺牲9人:王明安、索南羊忠、郭文辉、朱生祥、马胜武、马云奇、刁建明、刘运、张绪龙
1营机枪连牺牲3人:袁佐明、王安军、任如东
1营营部牺牲1人:郑武军
2营4连牺牲14人:张小悌、刘志强、李秋平、马占福、李平、张榜群、王跃亮、张卫军、叶玉林、董永安、包双全、徐开军、付志宏、徐明
2营6连牺牲3人:刘海成、蔡宏、王新华
2营机枪连牺牲1人:郑青春
2营炮兵连牺牲4人:张春旺、刘玉贞、师永军、黄昌林
2营营部牺牲1人:窦福平
3营7连牺牲2人:吴文平、杨战庆
3营8连牺牲5人:晁周平、张文年、张双军、宋永良、张新学
3营9连牺牲2人:仵润民、贺勇敏
3营机枪连牺牲3人:贺新景、张仕恩、王风合
3营炮兵连牺牲2人:李谋仁、杨永锋
配属139师122榴弹炮2连牺牲2人:谢生海、陶春庆
417团直属高机连牺牲1人:高登英
417团直属特务连牺牲1人:郗文华
417团直属工兵连牺牲2人:连开耀 、严树军
417团政治处牺牲2人:袁熙(战地摄影师)、李斌(战地摄影师)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枪管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