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肥胖或是线粒体所致,线粒体如何调节胖瘦?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唐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细胞内的线粒体(图片来自网络)

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线粒体形态如果发生变化,会无法正常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进而引发成年人肥胖,患脂肪肝、心脏肥大等疾病。

事实上,线粒体数量的多少与人体的胖瘦的程度也有着重大的关联。

很多人都备受肥胖困扰。2015年,我国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超重率高达30.1%,肥胖率为11.9%,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如此惊人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居民正饱受肥胖之苦。

我国居民正饱受肥胖之苦(图片来自网络)

肥胖算不算是一种“疾病”呢?

肥胖是“病”还是“病因”之争?

美国医学会于2013年6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年会上,通过投票表决正式将肥胖纳入疾病范畴。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认为肥胖本身不算疾病,它只是诱发其它疾病的高危因素,因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在瘦人身上也会发生,而胖人不一定就会患这些慢性病。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肥胖竟然有“健康的肥胖”与“不健康的肥胖”之分!这是2014年《细胞》杂志上一篇文章的新观点。

简单来说,如果脂肪贮存在该贮存(正位)的皮下组织,就属于健康的肥胖。相反,如果脂肪贮存在不该贮存(异位)的内脏组织,就是不健康的肥胖。

婴儿肥属于健康的肥胖(图片来自网络)

皮下肥胖对胰岛素敏感,不会患上糖尿病,血红素氧合酶标志基因低表达。内脏肥胖对胰岛素抵抗,将来会发展到糖尿病阶段,血红素氧合酶标志基因高表达。

啤酒肚属于不健康的肥胖(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严格说来,不健康的肥胖肯定是病,而健康的肥胖不一定是病,“婴儿肥”、“孕妇肥”与“将军肚”、“啤酒肚”不可同日而语。

炎症是内脏肥胖的肇因

炎症(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常说:炎症是“百病之源”,它同时也是内脏肥胖的肇因。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类型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促炎症细胞因子大量且长期地分泌,使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被持续激活,于是攫取过量前体精氨酸合成高水平的一氧化氮(NO),用于杀菌消炎。

在有限的精氨酸供给条件下,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将会明显下降,导致其通血管和促进线粒体再生等正常生理功能失调。

这就是说,炎症在激活iNOS的同时,就抑制了eNOS。一旦前者被打开就会出现内脏肥胖,而后者被打开则能导致内脏减肥(见下图)。

图中“红色+号”表示激活,“黑色-号”表示抑制

线粒体数量的多少能决定脂肪是否积累

具体来说,决定脂肪积累还是脂肪消耗的“分水岭”,是脂肪组织中血管及线粒体的多寡。

当血管及线粒体很少时,脂肪组织呈白色,称为白色脂肪组织,脂肪无法氧化分解而积累。相反,当血管及线粒体较多时,脂肪组织呈褐色,称为褐色脂肪组织,脂肪能氧化分解而消耗。

白色脂肪组织切片(图片来自网络)

褐色脂肪组织切片(图片来自网络)

由此可知,只要让脂肪组织的颜色发生转变,就可以轻松实现皮下增肥与内脏减肥,而脂肪颜色的互变又取决于炎症的有无。《欧洲药理学杂志》最近多次报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可通过缓解炎症促进线粒体再生,有助于内脏减肥,并防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

《自然—医学》发表文章指出,在摄氏14~15度的低温环境中,白色脂肪组织可以转变成褐色脂肪组织,也就是增加线粒体数目,提高脂肪分解效率。

图片来自网络

最有趣的是,运动消脂减肥的奥妙在于,能模拟冬天瑟瑟发抖的“寒颤”,使白脂转变成褐脂产热防冻!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